(分享身边真实小故事)
周五那天下午放学,几个孩子回到托班,除了贺贺,其他孩子都是如往常一样说说笑笑。
贺贺不再如往常那样嘻嘻哈哈的,一直不停地嘀咕:我总感觉今天哪里怪怪的……
开学近两个月来,贺贺在托班的表现出奇地差,一直跟老师各种抬杠。
饭不好好吃,午休不好好睡,各种小动作,还哼歌,打扰他人。
以往第一名完成作业的他在步入六年级的两个月内,基本上是最后一名完成作业。
但今天,吃饭特别乖巧,连他最讨厌的米汤都喝起来了,并且光盘,饭后认真写作业。
另外的孩子们呢。
儒儒迅速完成作业后一会儿缠着章老师说话;一会儿过来从我的背后抱住正在批改作业的我,下巴放在我的肩上,脑袋晃来晃去的,超级小暖男。
辛辛一直嚷嚷着:“赵老师,章老师都跟我照过了。你也得一定要跟我合照,还有你的QQ号。”讨厌拍照的我最后也是满足了她的要求,我和章老师每个人手机上都有我和她的合照,辛辛妈来接时,又用自己的手机给我们留了合照。
与老师斗嘴的喆喆、存在感极低的琪琪、超有爱的凯凯、嘴巴超‘损’的涵涵、时而暖心时而戳心的苒苒……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美好的记忆留在脑海,也许明天就忘记了想起他们的章老师和赵老师了,也许这学期结束,他们会闭口不提这个托班和两位老师了。
不管怎么样,托班急停,我和章老师对于孩子是愧疚的。
贺贺那天在所有孩子走完后,在托班几间屋里不停地转,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碰碰那。
在我空闲时,贺贺跑过来说:“老师,咱俩照张相呗。”照过后,一直絮絮叨叨:“老师,记得发群里……”又缠着章老师要那两本书留纪念,点名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
拿到书后,看见章老师的水杯,双手抱着说:“老师,水杯送我吧。”
“这可不行,旧水杯,你拿它干啥。”
“老师,我留纪念呀。”
哎呦,让贺贺爷爷、章老师和我哭笑不得。索要水杯不成的贺贺躺在大书桌上,拿着《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看。
章老师见此对贺贺爷爷说:“贺,非要这书看,这是我买着自己看的,还没看呢,非要,这也不适合小孩子看呀。”
贺贺爷爷还没接上话呢,贺贺话上来了:“我回家教育毛豆(宠物狗)呢。”
一阵沉默,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贺贺单亲家庭,说是跟妈妈,其实就是跟姥姥姥爷(贺贺称姥爷为爷爷),贺贺妈妈很少陪伴贺贺,孩子太缺少陪伴了。
我这边还没感慨完呢,贺贺爷爷来了句:“他妈妈现在还在外面没回来呢。”
贺贺直到出屋门前,还在嘀咕:今天就是怪怪的。
什么怪怪的?只是贺贺内心不舍得这个陪伴他两年半的托班和老师罢了。
原本陪伴就少的他,又少了两位与他斗嘴、絮絮叨叨、管教他的老师。
唉,挣再多钱,有什么用呢,孩子的心理创伤,谁来抚平?
该有人抬杠了,不挣钱,难道喝西北风去?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是在已经保障物质的前提下,再去舍弃与孩子的陪伴,去追求金钱,就不可取了。
孩子缺少爱,缺少鼓励,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引领。
一味地挣钱,缺席孩子的成长。后果可能如此如下。
场景一:
老师:学习不是唯一出路,但我们现在的年级不好好学习,要做什么?我们起码得上个大学吧。
贺贺常说:我都上不了高中,上什么大学。
老师:……
场景二:
老师:表扬贺贺、琪琪认真写作业,不说话,大家向他们学习。
贺贺:老师,我在说话,让他们学习我说话……
老师:……
场景三:
贺贺:我妈都不理我,几天见不着人,回家没意思,没人跟我说话,没人管我。
贺贺姥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老师,你说咋办呀,你们的话,贺贺多少还听点,我跟他姥爷的话,一点都不听呀,从两岁带到十二岁呀,伤心呀。我们除了大鱼大肉伺候着,还能干啥。要不是贺贺,我和他姥爷早去广州到他舅舅那儿享福了……
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是最珍贵的,谁也无法替代,别让孩子缺少爱,别让孩子有寄人篱下的自卑感,孩子单纯,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