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德的《窄门》中,罗贝尔的爱情像一条旁支的小路,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我几乎忽略了这条线。可在我写这几篇读后感的时候,慢慢琢磨,他的情感轨迹并不简单——既带着年轻人的坦率与热烈,又在无声中显出难得的清醒与洒脱。
罗贝尔爱上朱丽叶,并没有什么迂回曲折回肠荡气的过程,而是简单、坦率、明快。他靠近她,带着年轻人的真诚与勇气,真心期待两情相悦。
他对朱丽叶的感情,与杰罗姆对阿莉莎那份近乎“神圣化”的谨慎相比,罗贝尔的爱更加世俗、更加生活化:他希望的是可以携手一起生活的伴侣,而不是遥不可及的诗意的“理想”化。
然而,罗贝尔并不盲目。当他敏锐地觉察到朱丽叶的心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早已悄悄指向杰罗姆,他选择了退让。那一刻,他没有埋怨,也没有纠缠。他对爱情的理解里,有一种难得的自尊:
不是乞求,也不是用坚持换取怜悯。他的退让,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大的内心力量。
当罗贝尔发现朱丽叶真正钟情的是杰罗姆,而朱丽叶明知对杰罗姆的爱情无望时,他也没有趁虚而入,强行将朱丽叶拉回到自己身边,而是尊重朱丽叶的选择,对朱丽叶的未来保留了善意与祝福。
他从与朱丽叶的“爱情”中退出,并不带刺,也没有化作报复或怨怼。他的爱情真诚但适可而止。
纪德用极少的笔墨写下这一幕,却让人读到一种温柔的成全——他成全了朱丽叶,也成全了自己。
多年后,罗贝尔与朱丽叶的丈夫成了合作伙伴:他专事生产,朱丽叶的丈夫负责营销,两人配合得风生水起。
爱情没有开花,却在现实的土壤里结出另一种果实:从情感化作友情,从爱情化为事业的默契。这份从容,是他对爱情、对人生的真正成熟。
罗贝尔的爱情,是另一道“窄门”。它不同于阿莉莎的宗教之门,不同于杰罗姆的执念,也不同于朱丽叶的无声守候。它是一种清醒的自我守护:勇敢地爱,也勇敢地放下,并最终在现实中找到安稳的秩序。
纪德通过罗贝尔提醒我们:爱的价值,不只在于拥有,更在于知晓何时停止、何时成全。
在这个故事里,罗贝尔像一阵短暂却明亮的风——不带沉重,却留下干净而持久的温度。他的爱情,或许才是最贴近现实的那一类:热烈、真诚,却始终保持着尊严与分寸。
他的爱,看上去是这个故事的有一个窄门。但他的爱提醒我们,平凡而真诚的感情,同样值得珍惜。
一起读《窄门》:
杰罗姆的爱情:第三道窄门
《窄门》的另一道窄门——朱丽叶的爱
走进“窄门”——《窄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