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我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收拾好黑板上粘贴的地理知识树,整理话筒、扩音器、翻页笔,轻轻向陌生的同学们道一声“再见”,笑着走出了教室。
这种感觉真好!我终于克服心里的恶魔,讲了一节能“端上台面”的完型课。想起最近两周寝食难安的经历,对着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两朵白云,我长舒了一口气。
恶魔从哪里来?
我的教育生涯从语文课开始,语文课,不管是文本阅读还是作文指导科,我都能上得风生水起,可三年前,回归本专业地理之后,明显感到有些摸不着“任督二脉”,课堂压根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只知道背书、过关、做题,特别是看了身边优质课老师的课堂后,更觉自惭形秽!怕讲课的种子一旦在心底埋下,更觉缺了一份底气,失去了一份自信力。
3月底,当教研员庄老师告知我要去市一中讲课,而且是复习指导课,我内心十分忐忑,市一中,顶尖的教师资源,我去讲课,岂不是“小白”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但我没有拒绝这次机会,如果一次次错过,只会助长心里的恶魔无限生长,放任下去,恐怕我永无战胜它的机会了!
伏魔第一剑——多看多问
恰好我所在的平顶山地理名师工作室刚布置了观看河南省优质课、书写读后感任务,我把视频反复观看,记录讲课老师的过渡语、提问方式、评价方式,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完成,大致对“教——学——评”一体化有了初步了解。农业涉及知识面广,从哪个方向找抓手?搜索观看《农业复习课》优质课视频,高考、中考看了一遍,截图讲课需要的内容,研读新课标相关条目,请教了庄老师、申彩霞老师和身边优质课教师,终于确定好本节课讲解内容——农业布局问题和粮食安全。
伏魔第二剑——主打一个听劝
课件初步做好,第一遍4月8号在我们八二班讲,专家庄老师和精于钻研的红军校长是评委,讲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内容太多,容量大时间紧,学生上台手绘地理知识树耗费了很长时间,导致第三个环节“粮食安全”一闪而过,没有达到价值观生成。下课后,两位老师给我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小到动画路径的设置、过渡语,大到问题链的安排,我虚心接受立马修改,直改到晚自习下课,终于把课件顺畅地改完。但如何从“布局”转折到“粮食作物”,绞尽脑汁也没有思路,再次翻开新课标,《二十四节气歌》映入眼帘,既然是诗词导入,我不妨把节气作为转折。4月9号在八一班上课,好像学生都对陌生的老师抱有新鲜感,这一次上课我明显感觉更熟练了,学生们听课效果也有所改观,教研贾校长听完课后,建议我把最后一个问题再上升,今天我去一中讲课前,她见到我还赶紧交代:“思维导图和地理知识树都要讲讲,可不能光讲一个。”我听了,一直记到上课时。课讲成了,首先我要感谢一路相伴的庄老师、李校长、贾校长、晓莉姐、延红姐、旭霞姐、彩霞姐……
伏魔第三剑——平时积累帮了忙
信息技术帮了第一个忙,地理复习课需要大量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辅助材料,网上下载的不一定合适,视频剪辑、图片美化一系列软件用了一遍,总算把图片和视频修好。平时阅读彰显用武之地,因为自己有坚持读书打卡的习惯,遇到想不明白的地方,知道查找哪一类专业书籍寻求帮助,也会从书中找到新情境如何设置。“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节课谈不上是一节多好的复习课,但对我来说却是巨大的突破,我终于从那个讲课散乱、毫无逻辑、不按常理出牌的语文英语地理老师,翻身为把概念原理运用自如的专业地理老师了!
小恶魔张牙舞爪的样子收敛了许多,平心而论,如果没有自我成长意识的觉醒,没有遇到教研室无私帮助我、提携我的“伯乐们”,我的专业发展之路又会走到哪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