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每天清晨打扮得精致整洁去上班,家里却是一团糟,下班回家面对杯盘狼藉,根本无从下手;内心有自己热爱却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身上背负着父母的期待,周围有各种嘈杂的声音,看到同龄人有各种各样的成功,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左手热爱,右手生活,而你却如一条困在水槽里的鲇鱼找不到出口?
⑴认知: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
因为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我们身处“物质过剩”的世界。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进行取舍和判断。这就是“物质轴”思维。
⑵方法:对断舍离的理解停留在收纳整理术
很多人以为断舍离仅仅是学会收纳物品,但是将不必要的物品塞进狭小的生活空间并不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⑶习惯:现代人总是喜欢“加法运算”。
多一点,再多一点。有总比没有好。我们周围充斥着这种声音,似乎一切都是越多越好。
大多数东西都带有一种叫“执念”的黏着剂,当我们看到它们时,这种黏着剂就反射性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这种执念心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思维观念中,使得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并非良性。有了这种执念,我们就很难让物品和自己的价值观流通起来。
作为“断舍离”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一方面山下英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并践行断舍离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一大部分人将其简单理解成“断舍离就是扔东西呗,图个痛快”感到遗憾,作者希望带领更多人走向断舍离的深处,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
践行断舍离,舍弃不必要的物品价值观,我们只需要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不需要这个东西”,剩下的就是开始行动。进行观念的“断舍离” 和物品的“断舍离”。
A.观念的“断舍离”
⑴认识现状: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确认物品的“量”,判断空间的“质”。
⑵停止自我否定:摆脱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否定自我。
⑶描绘家的具体构想:明确描绘住所的蓝图
B. 杂物上的“断舍离”
⑴拿出杂物,俯瞰:从少量,小单位着手
⑵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
⑶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宿舍
⑷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⑸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践行断舍离,你可以打扮精致去上班,也可以将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你可以朝九晚五工作,也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爱好。
践行断舍离,卸下重负,活在当下,轻盈前行。我不再纠结于拥有过多不必要的东西,学习去欣赏而不是占有,斩断了物欲,脱离了执念,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我不会为工作和生活所累,有了独立的精神空间,可以去不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是一个中学英语老师,是一个宝妈,更是一个不断向上生长的新时代女性,没有因为疲惫的工作而放弃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生命的丰厚。断舍离带我走上了自在随心的生活之路,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精彩。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和我一起,践行“断舍离”的生活方式,收获一个“怡然自得”的全新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