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股漫无目的的潮流——标签化思维》
贴标签的行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往往习以为常
针对地域,四川人都很能吃辣、山东人都很能喝……
针对人群,娱乐圈都很乱,东北人很憨……
针对个人,他很大方,那是个“怪蜀黍”,她很温柔,她是个学霸……
针对影视角色,她是朵白莲,她是个绿茶,那个是圣母……
针对书籍,那本书很白痴,假科幻元素……
贴标签的行为会产生标签效应,标签效应认为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的内容相一致,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行动。
在心理学角度分析,标签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无论性质是正面还是负面对个体的自我认知都有强烈的影响。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自证预言”,使其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发展。
好的积极的标签能促使人前进,而坏的消极的标签却多数会沾染上“语言暴力”的色彩,在“客观评价”和“与人为善”的前提下正确贴标签或者“不给人贴标签”都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一、贴标签并非一无是处
1.节省人类认知资源
贴标签符合最省力规则,大脑能在标签的提示下用最快的速度将人和事物归类,减少了一定的思考时间、替人保存了一定精力。
就如同书评网站上大部分读者对一本书的评价是“烂”、“不好”,看多了这样的评价读者往往不会选择阅读那本书;当大部分读者对一本书的评价是“很棒”、“给我精神上的启示”“很有力量”,看到这样的评价,读者就能知道这本书可能真的值得阅读。
正确贴标签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们的试错成本。
2.有利于帮助人们寻求确定感和控制感
人类是一种富于创造力、想象力的动物,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也是一种控制欲强的动物。把一切事物有意无意地贴上标签都能满足人类的内心需求的控制感与确定感。
对一个人或事物贴上标签就相当于把握了一个人最核心的特质,把握了核心的特质就不会对一个人产生不确定感,即使那个特质可能是长处也可能是不足。
二、标签化思维,正在毁掉我们的判断力
1.标签化思维,正在毁掉我们对于他人的判断力。
习惯于标签化思维的人,会经常做出各种误判——
当你遇到一个说了点大话、做了点傻事、与自己惯常观念相悖的人,就优越感满满地暗暗给他贴上“傻×”的标签时,你也许误判了。这误判,会让靠骂人来逃避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的你,又一次麻醉自己的灵魂,并再次失去拓展自己的三观疆域的可能。
当一位单身女生碰见一个爱写诗、喜欢读小说的男生,就随大流地用客套的微笑,给他贴上“文艺青年”的标签时,她可能误判了。这个男生或许在理性与感性上,都非常通达、有魅力,并且可以现实、浪漫两不误。这误判,也许会让一个最善于懂她、最能给她幸福的爱侣,与之擦肩而过。
当我们一读到强调精神力量、宣扬励志观念的文章,就洋洋然在作者脑门贴上“心灵鸡汤”的标签时,我们可能误判了。这误判,会让整日颓丧、沉溺于消费主义的我们,错过一次重新奋发、爬出物质陷阱的宝贵机会。……
标签化思维,会让我们失去公允地看待他人的能力。当你能果决地撕碎并扔掉俗众制造出来的种种标签,尽可能静下心来,发现一个人复杂、多维的本来面目,并尽心公允地对待他时,你不仅会从此少掉很多人际烦恼和冲突,多出一份份平和宁悦的心境,而且将会拥有一种更真实、更有爱、更美妙的生命状态。
2.标签化思维,正在毁掉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力。
贴标签本身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坏的是乱贴标签、简单粗暴地贴标签。对自我标签化,同样如此。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标签化思维,毒害了对自己的判断力。因而千万要警惕贴到自己身上的种种标签。
不论我们贴给自己的标签,是出于高估自己,还是由于小看自己,或因为把自己简单化,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对自身的正确认识,进而从源头上导致大量错误、问题、甚至不幸的发生。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在无关紧要的小事、小细节上,纵容自己耗费精力甚至追求不必要不可能的完美,却用“强迫症”这个标签为自己打掩护时,你很可能会真的慢慢患上强迫症。
当你只是因为懒惰、睡眠不足或自我要求太宽松,而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低,却用“专注困难症”这个标签反复为自己开脱时,你其实已经错失了早早改掉自己坏毛病的好时机。
当你的孤独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你对他人缺少关心、问候和理解,从而导致别人也对你缺少关爱,你却把“孤独症患者”这个标签做成自怜自保的壳子时,你只会慢慢由孤独变成孤僻。
当你因为自己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长期积压了各种问题和麻烦,久久拿不出魄力和耐心去处理、解决,进而导致压力、烦恼、不愉快越来越多,颓废、痛苦、绝望、悲观情绪越来越深,却用“抑郁症”这个标签为自己做诊断,并视之为逃苦避难的小窝棚时,你或许真的会变成一个严格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患者——这在心理学上叫作“习得性抑郁”。
消极的自我标签化,也许是危害最大的。因为当你反复暗示自己是怎样的人时,你会纵容自己被相应的人性弱点牵引着,向那个人群徐徐滑过去,最后真的变成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三、如何从标签化思维中走出来?
我们总说“就事论事”,但在评价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就事论人。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犯错,不是在检讨这件事,而是用这件事来定义这个人——他是失败的,他是懦弱的,他是拖延的......
我们习惯地把细节当作全部,用细节的不足来否定整个人乃至整个人生。
人性趋于懒惰,所以我们喜欢简单化所有问题的根本,用一个模糊的概念定义问题是最省事。但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只会让问题无法落地。
当我们理解了我们是怎样用细节定义全部,我们就知道如何从这种标签之中走出来——把眼光聚焦于具体事情的具体动作上。
这样,改进才有落脚点。我们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人。比如,当你在说自己是懒惰的时候你要说具体的行为——“昨天我没有完成那件事”,不要把对事情的分析概括为“我整个人是懒惰的”。
定性和标签化的思维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简单化地完全否定了自己或者别人,让解决的办法无从落地,而忘记了自己或别人只是在具体的那个事情上没有做好,但不是所有时候都没做好。
他只是这道题不会,不是所有题都不会,并不是愚蠢;
他只是这件事件没做好,并不是每一件都没做好,更不是废物;
他只是这次迟到了五分钟,不是所有事所有时候都迟到了,更不是有拖延症;
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学会解那道题、如何把那件事做好、下次如何不迟到那五分钟,而不是要解决这个“愚蠢的”、“拖延的”、“废物”。
把标签和定性的概括转向分析和定量的解构。用定量和可具体分析的动作看自己、看别人、看世界会发现世界的颗粒度如此清晰,从“我是失败的”转向“那件事没做好”。可以让人生的动作更加清晰。
从未见过不可改变的人,只见过不愿改变的思维。希望你能用细节的描述重新看清自己,看清世界,不要用简单化的、模糊的视角去定义全部,我们不能否认不足,但不必用不足否认全部。
丁俊贵
2024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