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第481天第559篇
认知天性这本书
一.帮我认识到自己学习上一个最大的错误 ——如果你在书上记特别多的笔记,画特别多的线条,你的大脑就不去记它了,就已经忘记了。所以,我们的天性以为我们努力地记笔记,我们多重复几遍、多背几遍,似乎能够记得住。——这是我经常犯的错误 原因是:
1.因为我们的大脑当中有一个东西叫作元认知,就是你对于自己的认知水平的判断,这个东西叫作元认知。 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这样不断地重复呢?就是因为这种东西不会带来挑战。 什么东西会带来挑战?就像我这样拿一张白纸,你要把这本书重新写出来这很挑战,就在写这个东西的过程当中,你的大脑要经历痛苦,要经历那些想不起来的部分。想不起来怎么办?想不起来使劲想想,使劲想想的过程当中,可能想出来了,可能没想出来,这都有助于你重新理解这件事情。前提是你得先不看书,先不看书在那仔细地检索,这个过程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名词叫作检索。 结果: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就是那些看起来非常勤奋的,在那儿不停地背书,一遍又一遍地背,拿笔一遍又一遍地画,甚至是一遍又一遍抄的那些人,只是看起来很勤奋。看起来很勤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他的学习过程是很轻松的,他没有做有挑战性的事情。 这个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给我们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的结。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不停地读、不停地画笔记,就相当于把那个知识链拿手一遍一遍地捋,不断地捋。捋来捋去也记不住,没有成结。然后当你考一次试就等于打一个结,考一次试打一个结,结绳才能够记事,这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洞见,我们知道学习是需要有挑战的。 你练到麻木的时候,你所产生的只是短期记忆,而只有给我们的练习当中加入了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我们才有可能学得更加灵活,才能够把它记得更牢。
二、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
原因:大概是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也就是大脑中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且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所以,在我们出现了一些遗忘以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下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的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这就是原因。如果我们在这当中,加入了时间的间隔或者穿插了别的训练的活动,我们的效果就要好很多。这就是我们所讲为什么这本书是后刻意练习的一个原因。 所以编码、巩固和检索,这是人学任何一个复杂的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到的。 做法:当你能够把之前的那些东西遗忘掉的时候,你才能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遗忘并不是彻底地忘掉了。遗忘是很有可能把它放到了潜意识当中去,就只是你暂时不去调用它而已。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产生大量的记忆扭曲。 所以,如果我们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把学习的节奏整个让孩子自己来把握,孩子就很有可能会有这些叫认知上的扭曲。时间上的扭曲,或者对自己过度过高的评价等等都会产生。那么怎么才能够知道我们自己学习的程度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和测验,就是你要经常去跟高手过招,为什么跟高手过招很有效?你跟有经验的这些高技能的人进行过招的时候,你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差距,减少你系统一对自己的误判。 所以,智商这个东西不用过度去紧张,因为人有很多种层面的智力,现在的比较科学的智商分配方式是说,有分析型、创新型和实践型三种不同的智商。
三、建议大家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1.为什么人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呢? 人在出生的时候,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被称作神经元。连接神经元的叫作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来传递信号。在出生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人会经历一段大脑突触形成爆发时期 ,在这段时期大脑会自行发展 ,神经元会长出细小的分支,也就是轴突。它们向外伸张寻找其他神经元上的小突起,就是树突。当轴突和树突碰撞,突触就形成了。突触形成就相当于我们在大脑上有了一个驿站,有了一个站点。 之后突触数量增长会比较平稳直到青春期前后,经过了青春期的爆发增长以后,大脑有一段时间会去除突触,因为突触增长的速度开始减缓。在16岁左右大脑发育成熟,突触达到惊人的数量,大约150万亿个连接。所以你会发现青春期的很多孩子大脑特别活跃,学东西也快,那个时候他大脑是最发达的。但是他们缺少条理、缺少整理、缺少像乐高的一个知识架构,因为他的突触链接可能太多,太多的结果就是兴奋但是没有条理。
2.基因对我们的决定是相当微小的,除非你有疾病,你的大脑有障碍,除此之外人们的在基因上的这个智商差别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太希望自己是个天才,当我们觉得被别人称作不努力不使劲也能够学得很好的人的那种时候,你会觉得这个光荣要比这人真勤奋,好不容易得了个第一要好很多。 所以这本书应该和《刻意练习》以及《终身成长》这三本书打一个包,全国的中小学生和老师们都应该读一下,太重要了。因为把这三本书搞明白以后,你会发现原来学习是通过成长型思维、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挑战、刻意练习、反复训练再加上《认知天性》,用科学的方法给大脑一些小小的挑战,才能够学得更加牢固,这就是学习的方法。
3.学习策略是第一要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别老一遍一遍地读,要回忆,要挑战自己。
第二,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别刚学完就考试,过一段时间再考,有间隔,然后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学了语文、学数学、学英语、学体育穿插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