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气是永恒的实体,宇宙万物自然生成
天地的开端极空虚,空虚就是无。无就精微,精微变化就能显著,变化显著就能显形,显形变化就能实在,实在变化就能广大。所以水在先,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次之。
天地的终结极充塞,充塞就是有。有就能广大,广大变化从而实在,实在变化从而显形,显形变化从而显著,显著变化从而精微。所以土在先,金次之,木次之,火次之,水次之。精微就是无了,而含有生机。有和无相互转化,就是天地的开端和终结啊!
上下四方之宇,古今往来之宙,宇宙间只是一气的充塞流行,与道为一体,哪里不是‘有’?何来有‘空’之说?即使天地弊坏,人物消尽,这个气、这个道也不会消失,即没有空。所谓道,是在天地诞生之前而没有开始、在天地毁灭之后而没有终结的存在。
天地,浑然一体于人前;万物,清楚明白的于人前。虽然天地浑然一体,它们却不能外在于万物而存在;虽然万物清楚明白,它们也不能外在于天地而存在。
人们只知道有形的事物是气,而不知无形的事物也是气,只有横渠先生认为无形的事物也是气,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有无、虚实的本体而已。虚无就是气,如同人的呼气,能看到实有,所以知道气就是虚无了。天地万物表现出来的生机,人身上的骨肉、毛发、面孔等形态,都是由气构成的,而人身上的气就是虚无。因此,知道气的本体包含虚实、有无,对于道也领悟大半了。
空的房间、空的木头里面,也有事物在生息化育啊。虚无,那么气就会聚合;气聚合,就会有万物产生。所以不必有种子,气就是种子。远古时的气变化从而有生息化育,所以虚无是生息化育的根本。
从一物的角度看来,怎会没有聚散?从太虚的角度看来,哪有什么聚散?
宇宙生成论:气生成,心贯通
五行在于天时,五事在于人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水、火、木、金,出于元气,没有土就不能生化,不能生化就不能生成。貌、言、视、听,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没有思就不能贯通,不能贯通就不能神妙。明白事物的奥妙,成就天道,就只有心啊!
观察天地之间,只是一气,只是一理,怎会常有动静、阴阳的二物相对?是一物而有两名啊。道是一而已,其一动一静,区分为阴阳,是指其消长、循环变易而说的。因为它的消,所以说是静、说是阴,因为它的长,所以说是动、说是阳。从古到今,宇宙内只是这个消长,观察四季的运行,与人一身的气可以知道,何曾有两物来?古今宇宙只是一理,生生不息,所以说:“动静没有发端,阴阳没有起始。”察见这一点才叫做“见道”。
天地之间凡是有形的事物都是由气形成的,没有形体的事物也是由气形成,而本性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所以停滞在有形的事物上的人固然不足够懂得本性,沉沦于空无之说的人也不足够懂得本性。
一阴一阳称之为道,道就是阴阳的统一,阴阳统一于元气,宇宙就是一个元气的变化,宇宙阴阳无非一而已。一不变则宇宙不变,宇宙不变则气不变,气不变则阴阳不变,阴阳不变则道也不变。道就是一而已,智者能够察见它,仁者能够拥有它。
阴阳是同出于道的两种气,五行同出于气而性质不相同,五常同属一体而作用不相同,五声出处相同而发动不相同,五色本质相同而彩不相同,五伦道理相同而区分不相同,五方本性相同而习惯不相同。
天地间的阴气不能不开辟变为阳气,阳气不能不聚合变为阴气。因此,元气感动人的心,静不能不凭着感动而变成动,动不能不凭着感动而变成静,因此是统一的变化。合二为一,因此人保持恭敬而不会失去。
认识论:舍气无处寻道
天地间只是一个性,气即性,性即理,更加没有三者相对立这回事。《易经》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孟子说的“形体和容貌,是上天赋予的本性”,《诗经》说的“上天生育百姓,有事物有法则”,孔子在河边感叹的“事物的流逝如流水啊”,《中庸》说的“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都是这个意思,舍掉气去哪里寻找道?所以说:“乾、坤毁灭就没有事物可以体现易了。”气和道作为万物的本体,习得其中庸正直就是性、就是理、就是道,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而偏向阴柔、偏向阳刚都不是道。做人、做事、做君子、做小人,在这里有分别。如果君子的学习,能够体认天理,习得中庸正直,就是性与道了,从而能得善名以终。
工夫论(一):宇宙之气即人之气,学者养气可以知鬼神
宇宙内屈伸变化只是这一个气,气伸的叫做神,气屈的叫做鬼,本体都是道。所以说结合鬼与神,就是教化的极致了。学者要察见这个本体并涵养它,那么鬼神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
阴阳二气蓄积精华,因而产生精神,所谓精神,上天聚集它来产生万物,大地聚集它来养育万物,圣人聚集它来产生崇高的道德从而成就大业,皇帝得到它才得以成为皇帝,君王得到它才得以成为君王,人和物得到它才使得生长昌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健,指宇宙之气;宇宙之气,亦即人之气;因此可以与天相比,所谓与天相比,指的是不息。学习从而存养它,如果不能存养,就很违背上天了。
人的良知,也需要元气!用学问来涵养良知,就如用呼吸、饮食的元气来养育身体!涵养才能生长,生长才能发展。
本性植根于心中,是人的元气啊!如同草木的根部啊!人的元气必须用五谷、肉食的营养来滋养它,正如草木的根必须用培土灌溉来滋养它。所以上天产生万物,用雷霆来鼓动,用风雨来滋润,上天养育的万物和它们的元气是一体的。
一呼一吸,生生不息的道理。本能植根于中庸,呼吸、感应贯通自身的内外。万事万物无非是自然的元气,下以上为根本,上以下为根本,上下互为根本,因而万物是一体的。消长停止、升降、盈虚之间,是不能不如此的。那些要隔离内外上下的肤浅之见,晦暗的人不能明察,因而产生自私了。
别人在枝叶上作为,我在枝叶上作为更兼顾根本,树立根本再通达于枝叶,是同一个‘气’。别人从事支流,我兼顾支流更疏通其源头,由源头通达于支流,是同一个流派。别人学习文辞,我学习文辞更重视涵养,从涵养通达于自己的文辞,是表里如一。
合一论有三个要点,混合说也有三个要点。说心、说事、说理,就是所谓的合一了。说精、说气、说神,就是所谓的混合了。合一的道理以理为主,混合的学说以气为主,懂得各家混合为一的学说又能保持中正的,只有圣人啊!
工夫论(二):气能作用于志,志能反作用于气
见到冰雪而知道寒冷,听到雷声而感到害怕,这是气对志的作用!可以使风向倒转,可以使天下雨,这是志对气的反作用!感应的道理伟大啊!
志、气不是两件事物,志就是气的精灵处。志之所至,气也至了,所以持志就是没有暴气,都是一齐管辖统摄的。就如志希望手持就持,志希望足行就行,怎会不内外一致?涵养中道、应对外事固然不错,但是处理好外事的心,不是出自中道吗?不必分内外。
志向,是气的统率者,懂得保持志向从而使人体各个部分听从指挥,偏激的情绪自然消退了。一定要不断培养义,心不要忘本,不要刻意用外力去助长,这无非是保持志向用来涵养浩然之气罢了。所以说:“有志向,意气是其次。”
道家主张炼精以化气,炼气以化神,是逆反了。神是主要的!所谓神,即心志,心志保持精一从而产生元气,元气保持精一从而成为精气。
工夫论(三):学者要变化气质
性是天之道,人本性的赋予是由气而来的,气构成人的形体,形体区分事物,接触外界而产生私欲,使天性被蒙蔽了。被蒙蔽不是灭亡,不是灭亡就可以回复,回复后就没有私欲了,没有私欲就知道本性,知道本性就知道天道,知道天道就进入神妙的境界了!
看到鸲鹆、鹦鹉能够学人说话,从而知道天下可以有表面变化。看到蜩蝉、蜉蝣能够蜕变,从而知道天下可以有质的变化。因此,圣道可以学习而贤能可以做到。圣贤之道,存有它从而使气有所改变,涵养它使质有所改变,不能领悟天下的变化的人,谁能够做到这点。
不被对物质的欲望所牵累然后才能使气质之性保持中正,气质之性没有偏向然后才能使德性完全。虽然贤能之士不能没有气质之性,虽然不肖的人不能没有德性。贤能之士向上变化,不肖的人向下变化。
孟子的养气之说,其实涵养心性啊!心性与气是一体的,这一点人们也不难理解。可以把孟子的话改作:“‘气之中正即心性。’所以心性作为一种气,体现了道与义。”道与器是一体的。孟子讲养浩然之气,配合义与道,这些配合是一体的。中正的气,其实就是理而已。为何要支离?为何要混熬?
道,只是中正而已。喜、怒、哀、乐的气,得到中正,就中和了。所以耳目的圣明,道与气的同属一体,谁去混熬它们?谁去支离它们?
工夫论(四):气足才能写出好文章
精气不足而精神涣散啊。所以精神完全精气就完全,精气完全说话才通达,言辞也畅顺。相反就是精神涣散,精神涣散使得精气涣散,精气涣散使得他说的话都荒谬。他写的文章内容空虚表达不清,也就不奇怪了。
言辞,达到精微啊!学有所成的人看辞锋,就能明白大半了。古代有国有家的人,修习德行能见于言辞上,用修辞推崇德行,德行有基础,言辞可以明文,就可以保全国家了。因此,国家合乎理的,人们言辞优雅。国家暴戾的,人们言辞含糊。品行端正的人言辞严正,善良的人的言辞严谨,忧愁的人的言辞有怨恨,操行洁美的人言辞简明。言辞优雅的人,心平气和;言辞含糊的人,性情乖戾;言辞严正的人,性情严肃;言辞严谨的人,性情热烈;言辞有怨恨直到发怒的人,性情郁结,说话急切;言辞简明的人,性情温和,说话声音清越。所以说:学有所成的人看辞锋,就能明白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