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身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跳舞,有人参加球类运动,有人通过练习瑜伽,有的人常常跑步锻炼身体……但是,也有人说,自己只要跑步,就气喘吁吁,累得不行。我属于后者,所以,我从不强求自己通过跑步来锻炼。因为,跑步,并不能带给自己舒适感,无论是跑之时,还是跑之后。我也会气喘吁吁,甚至于心跳变快。于是,我慢慢寻求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在多种尝试之下,我选择了练习太极拳,因为,那是一种舒缓的运动。在轻柔的音乐中,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舌顶上腭……然后,随着舒缓的音乐,单掤、蹬腿、左右野马分鬃……一招一式,左右手动作不同、方向不同,左右脚也常不重复,一招一式,必须聚精会神,才不会出错;两三套拳下来,虽然动作舒缓,却仍是满头大汗,既练身,又练脑,效果极佳。所以,从开始练习,到现在,我已经坚持了6年。
因为,这个运动方式适合我。同样适合我的,是我专业成长中的得到的几次鼓励,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几句话,却给了我无比的信心。
2
记得在大约11年前,我在一所民办学校任教。当时,有市里的领导来校指导工作。学校让我和另一位老师各上一堂视导课。那位老师上了一节一年级的识字课;我选取了二年级的阅读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没有特别的磨课,我根据自己东拼西凑学来的方法备课,忘记了是否试教过。只记得,在上完课后,市里H老师指出了另一节写字课有待提高的几点,然后对我的课评价极高,最后总结说:“没有想到在**学校的老师可以把课上得这么好!”
虽然仅仅是这么一句话,却让我信心陡增。看来,我四处寻师访友学习真的可以提高自己——
我请假跑去另一所学校旁听他们请来的专家于永正老师做讲座、上课、指导朗诵;我周末跑去“名师教研”会场,帮有票却又想出去玩儿的老师进去报到,然后,取得听课权;我自费跑到广州听阅读大赛省级赛课……H老师的一句简单评价,对于也从公办学校出来,在这所学校“只出不进”的工作状态下极力挣扎的我来说,是一种认可——不要停止对自己的“输入”,不被学校的院墙挡住了视线;要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
3
另一次给我鼓励的人,和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他给予我的,也是一种特殊的鼓励方式。
通过前同事介绍,我去一家规则民办面试。面试、现场提问,一共25分钟左右,个子娇小的主任和高大清瘦的L校长,坐在学生座位上。
我讲的是《邮票齿孔的故事》。正好当时刚刚看过一个名家课堂实录不久。我模仿着实录,将“邮票”“齿孔”“故事”做成长方形的词语卡片,卡片的四个边分别用剪刀剪成邮票齿孔的样子。无声课堂面试时,我指导着一边学习词语,一边贴板书。后面的讲解记不清楚了。
后来,因为“扎实的语文功底”,我是面试的第一名,并通知我下学期去上班。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去。但是,我先后介绍了两个朋友去,一个在总校,一个朋友在L校长后来去的分校。
朋友告诉我:“L校长说,你姐姐非常优秀。你要多向你姐姐学习。”“只要是我们姐妹俩介绍的老师,不用进行前期的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后来还说,“只要你姐他们学校搞活动,学校无条件支持你带团队去学习。”
每次听到,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尤其是“只要是我们姐妹俩介绍的老师,不用进行前期的笔试,直接进入面试”,我何德何能,能得到这样的信任?我只是和他一面之缘的求职者!
从教十多年,无论是转述还是当面,无论是编内还是编外,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这种信任的背后,是对我专业的认可、人品的赞赏。也许,比这更直白的表扬,在被别人听来也只是一句奉承的话而已,而对于我,一个离开编制,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的人来说,这样的评价,尽管时隔十年有多,回忆起来,仍然令我心动!
我也曾托朋友邀请他一聚,为报知遇之恩,但终被委婉拒绝。
今天,和朋友再次提起L校长。她说:“说实话,L校把我带进阅读的大门,而你把阅读刻进了我的灵魂……”我说:“我也永远感谢L校,知遇之恩,对于一个低评价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我准备写写他。”
4
我是一个低评价的人。自小,父母生怕我们骄傲,尽管在班级名列前茅,从来不会表扬我们。加上,我比我哥读书早一年,他肯定会比我在同样的年级时要优秀一些,大一岁呢——这是我从教之后才明白的。
当时,教他的老师,基本都教我了。他们对我的评价——我比哥略差。我的父母也以坚信这一点。
尽管我哥考上的是普通中学,我考上的是重点中学,但是,我仍然一直认为我哥优秀于我——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话在我心里已根深蒂固——我不行。
自小,父母太忙。我常常是乱蓬蓬的头发,加上破旧得明显短于我的身体的哥哥姐姐的衣服,以及破旧得明显长于我的脚的鞋子,所以,注定,长相普通的我也很难得到同学的赞美,即使我答对了题目,即使我考了班级第一名……
中学时代,流行相馆到学校给学生娃拍照,拍艺术照、拍雪景、拍油菜花……我羡慕同学摆出的各种姿势,于是也请相馆工作人员给我拍一张油菜花盛开时节的相片。但是,当我蹲在田埂边准备自己掏出零花钱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彩色5寸相片时,同学的一句“她那个样子也拍照片”,我的心顿时一沉,循着声音望去,班霸一手指着我,一手这个捂着嘴正在和班花戏说这什么。从此,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丑的人。
成年后,我也在师范校和几个男孩子一起去办画展;也在工作三年后便被推按参加骨干培训,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学校班主任,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这些年,多少次被人夸赞气质,但是我从来认为别人是在敷衍;即使公开课成功,也认为是一种偶然……看到身边的年轻人一个个朝气蓬勃;看到一个个都限制年龄的机会,这对于到了中年才重新再次稳定下来的我来说,真的羡慕。
我又陷入迷茫。
在迷茫中,开始重新拾起书本,阅读,安静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也从一些名师的专著里,发现了自己可以尝试的方向。
5
昨天,和一个名师工作室一起做两个镇街的联研。两天三次,我指导同事研磨出了一堂评价极高的写字教育课。
课后,我点评。我惊讶于自己居然能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侃侃而谈。我借用新加入的写作群中,一位群友阅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的读后感——关于教育的节奏——浪漫、精确、综合,来谈当天三个课例给我的感受。我惊讶于我能理论联系实际,也能引用“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来盛赞主办方教研结合的活动,让老师们成长,让学生受益。
放下话筒,自己比较满意;后来的闲谈中得知,也是有较高评价。联想到同事眼里我的“活力”和领导心中我的“质变”,我觉得,这些改变源于我这一年来的阅读,是书籍滋养了我。
书籍,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用书籍滋养自己,无论在哪个年纪,尤其是迷茫的时候,
6
今天下午,和R校长请示工作,闲聊了几句。她的话,又一次给了我触动了我。
她说:“你要相信自己。你想怎么做,给我汇报一下,然后尽管放手去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懦懦地回答:“我已经错过发展的时间了,现在只是努力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你有我老吗?你看,我已经**岁了,我老吗?不老,只要心态年轻。你看,我都在努力往前冲。你有什么不能呢?”
“努力去做,任何年龄都不算晚。”临别,她又叮嘱。
我莫名感动起来。
一直觉得自己过了黄金发展期。然而,一个比我年纪更长的人,她现身说法,给我继续向上生长的勇气和信心。
老吗?不老。
只要行动,任何年龄都不算晚。
身边一个朋友35岁读研,49岁才考上教学能手;齐白石53岁后北漂成功;成尚荣老师61岁退休后才安下心读书和写作,他的文中说:
“年龄不是问题”“人生坐标上的那个起点,其实是不确定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成为起点;起点也不是固定的某一个,而是一个个起点串联起发展的一条曲线”。
7
也许,如同孩子的发展一样,职业发展有黄金时间。同时,也如同孩子的花期不同一样,每个成人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做着做着,可能就积蓄好了开花的力量。
即使不开花,又有什么要紧呢?做一棵小草,也能装点春天;做一个在路旁鼓掌的人,也能激发别人奋发的勇气。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像H老师的一句恰到好处的鼓励,让我重拾部分自信;L校长的一份信赖,让我觉察自己存在的价值;R校长的现身说法,让我尝试把现在的点作为新的起点……我,是不是也可以,为他人带来些什么?
对!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西岭雪山 记于2023年4月1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