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的神话传说中宙斯用潘多拉无法压抑的好奇心成功地借潘多拉之手惩罚了人类。 这就是所谓的“潘多拉效应”,即指由于被禁止而激发起欲望,导致出现“小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
通俗地说,就是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就越觉得有诱惑力;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无法知晓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更有诱惑力,也更能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这是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作怪。
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好奇心是求新求异的内部动因,它一方面来源于思维上的敏感,另一方面来源于对所从事事业的至爱和专注。而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逆反心理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生理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环境的外在因素。一般地说,产生逆反心理要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企图标新立异或有特异的生活经历等条件。
盲盒,为何能让人乐此不疲?
由此可见,好奇心扎根于人类的本能中,只要是未知的事物都会让我们产生揭晓谜底的冲动。
沉迷盲盒不可自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叫做控制幻觉。控制幻觉最早由Ellen langer(1975年)提出,指的是本来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有控制力,但是你觉得自己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