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
文/张爱敏
这两天,朋友圈满屏信息,不在乎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踏青。
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也有诗作: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主要通过扫墓来寄托哀思,不仅意味着缅怀,也意味着传承。今年,提倡鲜花文明祭奠,回乡拜祖,祭奠先人,陵园扫墓,祭奠先烈,蔚然成风。
昨天,我校七年级全体同学在校领导及班主任的带领下,奔赴兰考,祭奠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孩子们满怀敬慕之情,因为各班级都提前组织学生观看了焦裕禄同志纪录片,聆听了焦裕禄的事迹。整齐划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彰显樊相镇中心学校良好的校风、班风。
今天早晨,生物钟作祟,依然是五点准时醒来,甚至外面的光亮引起错觉,要迟到了,我一跃而起,正欲穿衣起床,才想起原来是假期。躺下,却再也睡不着。
打开手机,看到教育时报公众号上推出的“清明”专题——三句诗寄哀思,浏览,心儿潮湿了。想起了姥姥,上初中时,一直和姥姥一个被窝,每天放学姥姥暖着被窝等我回来,我总能在姥姥暖暖的被窝里很快进入梦乡。但遗憾的是姥姥没有等到我师范毕业就不辞而别,我失声痛哭,呼唤姥姥,却再也没有那亲昵的回应。
特别是刘忠伟老师朋友圈中的一句话:清明节,父亲,你可知道,您远去的一百天,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您,听到、看到父亲两个字,就会瞬间泪奔,只想知道,您在远方还好吗?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文章,足足七部分啊,字里行间无不是对老父亲的感恩之情,缅怀之意。是啊,父亲的魂灵已去,但精神永存,永远会激励孩子做好自己,做好教育。留言告慰在天之灵,祈祷天堂没有病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人寻春半出城。今天,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满眼春意。尤其在我们美丽的大长垣,和风,暖阳,绿柳,小桥……一幅诗意清新、唯美写意的民俗水墨画跃入眼底。
于是,亲朋好友,结伴出游者甚多。郊游踏青,颐养身心,携三五好友,幸甚至哉!
有置身于油菜花花海中的友人,有徜徉于花海中的伙伴,也有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中的远方的朋友……羡慕之中又自我安慰:阳光这么热烈,我有点招架不了,特别又对花粉敬而远之,还是不给自己惹麻烦吧。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也不错。
起床!洗漱完毕,准备早餐,香椿丸子,红枣小米粥,再加自制萝卜丝。没课,慢慢地细嚼慢咽,让时光停驻。
天气真的热了,那就收拾衣物,打扫卫生吧。说干就干,从厨房到客厅,从微波炉到抽油烟机,从卧室到卫生间,从点到面,全线铺开,不留一点死角。一直到中午,才坐下来喘口气。但依然感觉累并快乐着。
梨花风起正清明。“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君随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