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第二章:元认知高效学习五维调控技术简介(P013-P15)
第二节:技术原理
脑科学的五个规律
1.在脑资源的整体中,情绪神经占据的资源会对思维产生制约和影响
这一条比较好理解。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只要我们处于一种比较重的情绪中,很容易失去理智,大脑根本无法思维,会丧失最根本的认知。小学生碰到问题闹情绪,如果不先解决情绪,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2.大脑喜欢简单、有序的知识。
大脑喜欢复杂事情简单化,这是人的秩序感的需求。因此,老师在要做得重要工作就是在加工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复杂信息简单化,这是提高学生思维和记忆能力的关键。
3.大脑喜欢创建神经连接,任何刺激在第二个情景中出现,大脑会建立新的神经连接。
大量埋藏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才能促进大脑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加工。所以学生在做新的练习前,要学会复习,先看书后做题,会提升效能,带来高效学习状态。
4.脑科学发现大脑只听自己的,尤其在顿悟时大脑会产生推动自己行动的巨大能量。
新的神经连接+积极的关注=巩固下来的习惯
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说法。仔细想一想,确实有道理。如果我们被动地做事,大脑会出现自动本能的反应,无法全力以赴地执行任务。不喜欢做的事情一拖再拖,是潜意识里抗拒的表现。而我们遇到自己愿意主动做的事情,大脑的扣带回区域负责表现的监控、即时行动和调节,属于自我调整,没有任何干扰和抵触,往往是做事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大脑只听自己的。”小学生贪玩,要做到完全只靠兴趣去吸引,没有一点儿强迫式学习很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多采用正向反馈与强化,让学生意识“我可以的”,是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脑的要求。
脑科学角度看顿悟,那是大脑内建立新的连接的过程,会伴随着全身能量的增加,在面部表现尤为突出,而内心有强烈要行动的紧迫感,真实建立最优化大脑兴奋中心的宝贵机会,也是大脑高度可塑的关键时刻。趁此机会把动机变为行动,强化和稳定脑内脆弱的新连接,认真滋养并使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容易建立新习惯。
引导思维产生顿悟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核心,因为顿悟后大脑无论从物理上还是化学反应上都将给学习者带来巨大的学习力。是不会爱上那“灵光一闪”的时刻呢?灵感出现后及时被积极关注,有强化了学习者的积极体育和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神经连接得到强化,形成学生养成泰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四维习惯的动力,再引导学生对自己顿悟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再一次强化学习者刚刚建立的微弱的神经连接,从而使顿悟成为习惯。
5。习惯化自动运行的知识消耗较低的脑资源。
大脑不但尝试以固定神经连接的方式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编码储存并形成下意识的习惯,最后在运用时自动化提取,大脑运转更加高效。培养学生潜意识学习能力成为我们教学的目标。小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读书自动,写作自动化,计算自动化能力的培养。这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要不断推动学习者产生顿悟,创建新的神经连接,同事弊端地给相应的关注,就会使新的神经连接能够不断得到强化,最终达到自动化运行的程度,获得新的习惯。
第一单元“乡村”人文主题,虽然图像化策略不再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是我仍然不断地进行叠加式练习。强化学生们通过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画面里有景物,就要启动内视觉,看得见物的形、色、样态等,画面里有人物,就要试着让人物能说话,能做事,有神态,有动作,让画面活起来。今日做了一次小练笔:改写古诗。改写前,请孩子们闭眼想象,尽力让画面像电影一样动起来,然后再写。尊重原文的大意不变,还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画面里有而古诗里没有描写到的景物。80%的小朋友加入了自己的画面,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人物对话描写栩栩如生,带给我很大的惊喜。说明他们看文字出画面的能力逐步走向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