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的时候觉得可以再活久一点,也愿意再活久一点。读到一本好书,于是抽出一个下午一个人静静做着读书笔记,为了这样内外皆完满的时刻也诚觉活着真好。暗想今年不应执着读书的数量,而要更专注于阅读的质量和感受,认真一点,慢一点也没关系。
起身走到窗边,黄昏给世界镀上一层暖色的光,一轮红日恰要落下,全神注视着,从轻触天与地的界限到完全隐入尘埃也不过三五分钟的时间,你却好像驻足了很久很久,久到将目光移回面前时视野总会有块空缺的白。
再过两日便是大寒,离农历新年也就不远了。大寒宜饮茶、宜写字、宜看戏,中医说“冬病夏防,夏病冬养”,把时间分给睡眠、书籍和食物,这是在冬季最好的温补。
日复一日的无意义工作会悄无声息杀掉一个人的鲜活,人很容易陷入虚无。不知道内心追求什么,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是真正想做的,只会埋头做“应该”做的事。
内心清楚宏大叙事与我们非常遥远,而日常琐碎又千篇一律,看向外界的渠道只有手中的一扇小窗,但又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现代人的痛苦藏身之术更加进阶,过度单一的评判方式让每个个体把身上与别人不同的特点磨秃消除。
面对这些变得虚无麻木只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但真正做到内核强大需要更加完整的自我支撑。“强大”不是用坚硬的壳将自己与外界事物隔绝。而是把壳一点点软化敲碎,清扫干净,敞开心扉,让外面的风穿过自己。
人是需要许多支点的,用来应对无常生活中的动荡。一份能让你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工作、一个能让你感受到愉悦的兴趣爱好、一个没有人打扰的自留地、一笔能支撑半年生活的存款、一只陪伴你的小猫/小狗、旅行计划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你能量告急感觉下坠的时候接住你,让你能有继续向上的缓冲,偶尔有些失望也没关系,还可以抓住别的。
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自己的心,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允许万物穿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丰盈、更加放松,穿过内心那些毁掉不断重建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