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543天,第五期挑战每周3次
刘老师督导收获
答疑解惑
1.咨询设置。先问问来访者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沟通前先探一下路,看对方了解了多少,知道的有多少。紧盯着来访者的诉求,多看看做到的部分,围绕着来访者的想要改变的地方去聊,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改变更有信心。当咨询师特别放不下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要去觉察一下发生了什么。
2.当碰到倾诉欲强的来访者怎么办?见缝插针地去总结简述一下,您聊了这么多,最想先聊什么呢?咨询是有方向的,控制会谈方向的四种方法:释义(内容反应,说明);中断;情感反应;引导。也可以询问来访者这样聊是否是他想要的,是否对他有帮助。
3.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4.围绕着目标工作。
5.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案例一
1.我可能做些对你有帮助?
2.所以呢?哪些地方深入聊有可能帮助你稳住?
3.他很了解咨询,很信赖咨询,他更清楚想要的是什么。
4.内心有波动,内心大概发生了什么?什么在影响着你?
5.出现胃有些疼?好像你的胃很柔软很敏感的,可能传递出来你内心的一些东西?
6.有更多相关的东西吗?哪些东西在扰动着你?
7.你在心疼谁?
8.怎么在这个地方有心疼,就有卷入呢?
9.有自己的体验老师吗?找个信得过的老师做个倾听者就好。
10.在当下吸引这方面的,有可能是与自身相连的,不知道在身体里多深的地方?
11.如果当你不去心疼的话,你会如何做呢?(更稳了,欣赏做到的部分而非在那个地方挣扎)
12.女朋友怎么关心他?离菜市场多远?如何做的?家人吃了什么反应?
13.做了哪些方面让您好受些了?
14.以偏概全了。呈现出的而没有看到拥有的。
15.从哪儿开始心疼他了?
16.不知道怎么就走到这儿了。无为。当没有想着在哪方面有作为的时候有可能就做到了。道常无为则无不为。尊重规律而非带着目的和功利心。
17.是什么4次咨询费就让你有压力呢?(别人对自己有更多期待的时候)
18.怎么别人期待多你就有压力了呢?在担心什么?怎么破解?提前约定规则,可以直接告诉他不是几次就可以的。
19.不缺技术,只要有自身卡点就会影响咨询。
20.评估诊断。焦虑症、强迫症、属于神经症,首先遵循神经症的诊断,最近没有太大的事导致的,鸡毛蒜皮的事①持久的心理冲实②有自知力③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社会交往)按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来评定,自己能摆脱一分、他人帮助摆脱2分,他人帮助摆脱不了3分)三项相加≥6分才可评为神经症,不到6分→可疑神经症。焦虑、濒死感。一个月4次。广泛性焦虑不符合当下症状
21.强迫症必须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强迫、反强迫、有自知力。如果他不配合医生治疗服药不能做辅助。强迫思维反复思考、纠结,思维发散。
22.精神分裂不是咨询范畴。抑郁症应防止危机发生。
23.接连178个电话→强迫性
24.他想要的是什么,相信他自身的力量,甚至有的缴了费就有效果了。确认他想干嘛?看中的点儿?变化?怎么做到的?怎么好的?以前那一次给他带来了哪些思考?经验?身边的人谁会对他有帮助?做了些什么让他从那么重的情况下好起来了?
25.从更高层次,更大的维度去谈。他在乎的,想要的?确认他的知觉,思路会更清晰,走一段后看是否还在他的主线上。
26.是否陷入里边忘了来时的路。
案例二
1.关于督导您自己的思考是什么?(有期待,总觉得不完美,很多正向面没看到,看到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高期待,需要成长的点)
2.来访者有倾诉的欲望,做到倾听,见缝插针,接纳现状。
3.咨询中有时来不及反思,咨询过后需要及时反思、备注。
4.最希望问的几个问题,怎么做会可能对您更有帮助呢?
5.什么样的期待呢?
6.嗯。(这里有:沉默、等待,不着急(稳)
7.总是不放过自己的感觉?
8.关于不放过自己,从开始到现在程度上是否有变化?有多少?怎么看这个变化?
9.案例没有完美,完美的案例都是假的,生活也是。看到也不会变成十分,五六分也是很好的,看病也不能一下子全好。弹性。从2~3分到5~6分,可能是踏踏实实的真正的成长。就像盖房子,一夜盖好高,很可能就会坍塌。慢就是快,经历那么多场才能稳。新手咨询师容易想一下子有变化,那是不可能的,不经历那么多场
10.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咨询约练提升技能,一方面做个人体验成长。不然容器不会变大再多的技术都会漏掉,自身的东西卡点就会出来影响咨询效果。最终是用这个人在做咨询。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有精通的技术,其他的也懂一些更好。
11.这个个案对你来说还有在哪一点上需要更多的探讨?
12.咨询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会谈,需要确认澄清,问来访者,你想要聊哪个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有时候开始聊的哪怕是确认过也不一定是真的。
13.内心始终要有一根弦,是否在他的核心点上?只看与目标相关的例外,例外是与目标相关的。
14.可用参与性概述(内容+情感):刚才你说的这些……关于这些能说的再多一些吗?
15.负向的共情尽量弱化:听到你……感觉你有些伤心而非非常伤心。
16.什么时候开始的?孩子怎么说?感受?除了这些事可能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回应、简短澄清。
17.今天期望通过咨询着重想聊哪一块儿呢?
18.如果做个选择的话,更倾向于先聊哪一块儿?
19.目标。从系统观去看,不要仅限于局部的话题里面去。目标出来后,并不代表真的出来的,目标背后深层目标是什么。
20.好奇三问。是什么让他想要这个目标?不吵架→给孩子找到他在乎的是什么?不吵架(不一定是想搞好关系)→而是想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问:做了哪些才能做到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做过哪些努力?
21.表层目标~深层目标。聊不动了再找资源、例外……具体化目标(正向、所欲、具体、可行)
22.过了自我良好的阶段就已经入门了。
23.必须亲自被敲头才会疼才会有感觉。
24.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成长后的自己从新(心)出发,收获很大。
25.意外收获,引起自己的躯体症状需要去看一下,做个人成长体验,身体的反应提醒自己可能有卷入了。修练容器,接得住。
26.如果有影响到自己,可以考虑转介。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529天,有声打卡第525天,专业提升学习第243天
三、健康打卡10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