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已过去,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在恍然间惊觉,怎么还没感受到年味儿,年就已过完了?一边感叹岁月易逝,一边暗叹年味儿越来越淡,年味儿到底在哪里呢?
记得儿时的年味是从腊月开始弥漫的,一进入腊月,白日渐长,年味也开始慢慢萌发。腊八这天,全村家家户户熬腊八粥,村庄上空弥漫着馋人的香气。昔日的小伙伴们眼巴巴地盯着厨房门,因急不可耐时间变得格外漫长。只等大人发出开饭的信号,便飞奔至桌前,擦桌子、搬凳子、摆筷子、端碗盘,只为吃上粥里有肉、有花生、黄豆、红豆等八种配料的香喷喷热乎乎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大人们越发忙碌,三三两两的大妈大婶们聚集在村里唯一的水井旁,浆洗床单、被面、窗帘、衣物,欢声笑语与家长里短一齐飘荡,洗衣盆里的肥皂水似乎也在噗噗直乐。
在晴朗的天气里,全村人开始自发组合到生产队的大石磨上碾元宵面,通常是两家人自由组合,酒米提前用水泡过、晾干,借一头牛来拉磨,有一两个大人照看着,随时向石磨窝窝里灌酒米,将酒米碾成细细的粉,再晾晒干,过年时包元宵吃。由于我们家娣妹少,父亲在外工作,母亲是赤脚医生,时常忙得不着家,我便常常被指排来灌酒米。外面很冷,这项工作又很枯燥,老牛拉着碾子吱呀呀地响,一圈一圈地转,我也得不停地瞅准时机添酒米。太冷了,我就在碾子旁跑几圈御寒,一般要磨多半天,乏味又满心期待,只有想着蜜蜜甜的元宵,身上才又充满干劲。
腊月二十三,大人们更忙碌了,扫舍,全面大扫除,把一年来的蛛丝灰尘全部扫净,最最重要地是把厨房擦洗地干干净净,尤其是灶台要纤尘不染。晚饭要烙甜镆,在灶台上供奉大公鸡、甜馍,讲究的人家还会供奉水果,祈求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年头越近,要做的事越多,杀年猪、点豆腐、搅凉粉、酿醪糟、蒸镘头。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越发隆重。一大早,村子里的笔把式,摆好墨水、裁好红纸条、架好桌子,开始写春联。旁边围一堆人,一边念,一边评论,这个对联的意思好,那个字写得出彩,小孩子在边上嬉戏打闹,笑语宣天。母亲和婆在厨房里忙个不停,煮肉、炸酥肉、炸面果果、炸麻花......及至响午,春联已贴好,祖坟也已祭拜,七大盘八大碗已端上桌,酒斟上,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笑容,到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一桌丰盛的饭菜,既是对一年来辛苦忙碌的慰劳,也是对来年美好的祝福。
夜幕降临,村子里响起零零星星的鞭炮声,渐渐地鞭炮声多了起来,此起彼伏。鞭炮声一响,男孩子们便飞快去挑捡没有点燃过的或燃得少的鞭炮,把燃得少的鞭炮重新装上引线,这些都是他们的宝贝,他们要留着慢慢放。到了晚上十二点,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震彻天际,整个村庄上空飘荡着硫和硝的气味,年的味道。
现在过年是什么样子呢?我的家乡早已不再用大石碾子磨元宵面了,镇上超市里有现成的元宵面,还有各种口味的汤元、元宵。菜市场各种肉品、活鸡、鲜鱼,时令蔬菜以及从南方运过来的夏季吃的蔬菜,品种繁多,举不胜举。水果市场上人来人往,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芦柑、碧绿的香梨等各色水果堆积如山,零买批发均可,还有许多热带水果、进口水果,车厘子码放在一旁,矜持而高贵。
现在过年已没有那么多繁重的家务活,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洗衣服有洗衣机,从单缸到两缸,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从大人小孩衣服混在一起洗到分开洗,功能越来越细化。打扫卫生,间间房子宽敞明亮,打扫起来方便省劲。
一到年边上,外出打工的各路人马陆续回到村庄,往日寂静的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聚集在村口,明星八卦、时尚潮流、打工趣事,说者眉飞色舞,听者津津有味,笑声充满村子的角角落落。乡村道路早已不再是泥土路,村村通公路纵横交错,汽车不时欢快驶过。人声、车声相映成趣,洋洋盈耳。
“当时只道是寻常”,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觉得平常,这可能就是现在人们觉得年味儿变淡的原因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年味,变化的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团聚、是亲情、是传承。
其实年味儿一直都在,她就藏在你的年终奖里,藏在街道双边挂满的红红灯笼里,藏在你的年夜饭里,藏在你每个自然醒的春节假期里,藏在你的贺岁片电影票里,藏在《你好,李焕英》的又笑又哭里,藏在一大家人欢聚一起的拥挤里,藏在春晚的笑声里,藏在集五福、抢春晚抖音的红包里......
或许你小时候的年味早已不见,但她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你魂牵梦绕中突然出现,你会惊喜地说:“哦,原来你就在这里,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