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儿、贴花门”,作为春节的象征,春联是中国传统家庭必有的图腾。
我家的春联一直是父亲自己写的。以前每年都写很多,自家的、亲戚的、邻居的,摆了满满一屋,有时还要放院里。远远看去,一片红黑相间,煞是喜庆,也颇为壮观。现在条件好了,印刷的春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美漂亮,父亲却仍然坚持自己写春联,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某种仪式。
父亲写春联是很有仪式感的。先是拿出几大张红纸来,略略端详一下,便开始折,然后或撕或裁,所有幅面竟是一般宽。他写字不喜欢别人吵闹,所以能被批准帮忙的,皆要轻声慢语,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便被夺了这神圣的特权。对联细而长,一个幅面写不完,中间便需要扯纸,扯纸的人,需要细心机灵,“有眼色”,根据书写的进度,配合写的人,最后一笔刚刚抬起,就要迅速移动,几乎不影响下一个字的书写。字全部写完,父亲再审视一遍,满意了,就示意拿走,运送的人就小心翼翼把它托到平整处晾晒。这便完成了一幅。
春联写完,还要再写上几张大“福”,呈菱形贴与门上,是为“门心”,余下的纸则全部裁成小的正方形,也是对角相折,写上首尾连接的“道有”,家具、水井、树木、粮仓......全部贴,贴的家里到处都是,寓意“到处都有”。
春联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也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当岁末年初,大红的对联贴在门上,美好的一年便又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