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大道就是去修炼自己的那颗仁心,使自己的那颗仁心回到本来的状态。那何时自己才算达到了儒家所追求的状态呢?有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呢?儒家大道究竟是修炼仁心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呢?
对于儒家的大道来讲,并不是有着标准的目标的。不可以说我做到了什么阶段,就可以停止修炼自己的仁心了。这个道只是一个方向,是我们要朝向的一个地方,就像地平线一样,我们只能在远远的地方望见这个道,并不断向着这个方向奔跑,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真正去达到某一个目标,而是这个不断朝向的过程,这就是儒家所讲的道,也就是颜回说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儒家大道其实是一种德性层面的问题,那我们的理性层面是不是也是像儒家的大道一样,是没有边界的呢?
有一句话叫“学圆惑为边”,曾有人把我们人类所了解到的所有知识比作了一个圆,而这个知识就是我们在科学数学方面的探索。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知识,也只不过是这一种圆圈中的一个点,而随着我们不断的学习,我们会离这个圆的边界越来越近。但是这只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还需要有创造力。而我们需要在这个圆的基础上,再向外突出一小点,这就是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这种探索的欲望和这种创造力使我们与生俱来就要去学习和练习的。圆的内部则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而在这些圆的边界或者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我们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在这圆的外面,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不可以只在这个圆的内部打转,在这个圆的外面,始终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永远都要去探索与创造。
而这一种理性上的不断创造和不断探索其实和儒家大道所讲的,不断去修炼,自己的本心本性是很像的,虽然他们所朝向的方向不同,但是都是在讲一个不断向一个方向去学习知识或修炼仁心。
那到底该怎么样去修炼仁心呢?为什么?有很多人明明已经在修炼的,可是他们遇到事情还是不能将所学到的那些知识真正的运用在事情上。这就让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明明学会了却还无法呈现出那颗活泼泼的仁心呢?王阳明的弟子也有这样的疑问。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其实对于修炼人心这件事情有两个很重要的点,第一点是要“养静”,而另一方面就是要“克己功夫”。这两点都是要结合的。“养静”其实就代表了思考,是人那1%的理性,就像我们上课在学习道理,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个道理,我们觉得很对并且记下来了,学的也很透彻。可当我们真正那么做,却发现并不是这样。这是因为当我们在学习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死记的,没有任何生机,是不同于那颗充满生机的仁心的,而那些道理也并没有真正和我们的人心相结合,虽然当时听明白了,但是也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真正遇到问题时不懂得变通。“克己功夫”就是要把所学到的那些东西与自己的仁心相结合并向外推。在事情上面去磨我们这颗心,在事情上面去练我们所知道的那些道理,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心明亮起来,我们的灵魂明亮起来。其实这也就是知行合一。在儒家的大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前面的知道,而是最后的行动,所以对于儒家的大道来说,只有真正的付诸行动了,才可以被称为知,也就是儒家讲的知行合一。只有你行动了才是真知。
那么这里所要去除的那些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私心私欲和我们的习性习惯,我们的私心私欲可能有我们的本能层面的,还有我们对于这件事情利弊的考量,从而得出我们是否要去做这件事情。那又何为习性习惯呢?习性习惯就是我们受周围的影响,家庭和同学老师都会对于我们这颗仁心有很大的影响,让我们的仁心被遮蔽,不能呈现出他本来的那颗充满生机的样子。所以我们要“定”,要“立”,就是心明,让那颗仁心呈现出自己本来的样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极的与周围环境互动,并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