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这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做法,一般被称为主观的。这个说法暗含着一个假设,那就是我们可以把有色眼镜摘下来。这样就可以看到一个本来的、客观的世界了。但是,我们可以不用自己的肉眼看世界吗?似乎是不行的。因为看,就包含了用肉眼看的意思。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没有什么有色眼镜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呢?也就是说,是不是存在一副我们没法摘下来的有色眼镜呢?
面对这些终极问题,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划时代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给出了超凡的回答。
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的任务就是要调和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之间的思想矛盾。“没有理念的经验是虚,没有经验的理念是空”是康德的著名论断。康德研究专家沃尔什曾总结康德的哲学意图:坚持科学的权威,并维护道德的自治。或者用康德自己的话说:限制理性,为信仰留下地盘。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这就需要我们整体地来看康德的三大批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简称《纯批》)的一开头提出,哲学研究要关心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三大批判就是分别来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而这些都是为了回答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做准备。批判就是要对人的理性能力做出明确的认识,弄清楚什么是理性能处理的,什么是不能处理的,将能处理的说清楚,对不能处理的不要妄动。
《纯批》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换句话说,就是科学知识何以可能。康德对判断做出了区分:首先是我们熟悉的先天判断和后天判断,这是近代哲学对知识进行区分时经常采用的归类方式。与“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先天判断不同,后天判断都是经验性命题,例如“苹果是红色的”。但除此之外,康德还做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分: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什么是分析判断呢?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例如,物体是有体积的,因此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体积、没有广延的物体;“人是有朽的”,因此我们无法想象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否则人就是神了。如此看来,分析判断之所以是真的,是因为主词(物体/人)和谓词(有体积/有朽)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否认一个分析判断意味着陷入逻辑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圆是方的”。反过来,在综合判断中,主词和谓词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谓词的含义并没有包含在主词当中。只有通过经验,我们才知道,“苹果是红的”“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所以康德说,凡是经验判断都是一种综合判断。
因为分析判断都是有逻辑必然性的,所以康德又将判断分成三种类别:先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其中,康德最关心的是“先天综合判断”。问题来了,如何能说这种基于经验的判断是先天的呢?先天难道不正暗示了它是独立于经验的吗?康德指出,在数学、物理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但是先天的,而且是综合的判断。例如“五加七等于十二”就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毫无疑问,这是先天的,而且我们无法单纯从对“五”和“七”的分析中得出两者相加等于十二的结论。几何学里的命题“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也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这是一个通过直观获得的公理。
在《纯批》中,康德分别考察了三种类型的先天综合判断:纯粹数学的、自然科学的和形而上学的。所有的理论科学中都有先天综合判断,甚至在形而上学中也有这样的判断,例如“人类可以自由做出选择”就是一个例子,否则人的自由意志就没有一个坚实可靠的保证。
哥白尼式的革命:客观性来自“我”
康德说明了先天综合判断是广泛存在的。紧接着,我们就要问:先天综合判断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呢?这就涉及人的心灵与对象的关系,而康德对这一关系的解释是革命性的。在此之前,休谟的理论仅仅解释了,我们实际经验到的事物的观念是有效的。比如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太阳是圆的。但是休谟对因果律的怀疑否定了经验知识的恒常性和必然性,这会导致一个灾难性的后果——科学知识是不牢靠的。这显然不成立,牛顿就是绝佳的反例。人的心灵如果真的像休谟所相信的那样,只能被动接受信息,那么人只能获得一个个独立的、不连贯的、对特定对象的认识,不可能形成普遍的科学理论。因此康德认为,休谟在“心灵与对象”关系上的处理是有问题的。
康德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符合对象”,而应该假定“我们的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外部事物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把它们置于时间与空间之下。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感官经验中的材料,也不是任何对象的属性,而是我们认知的框架。我们人类是不可能脱离了时间和空间来看待世界的。康德把时间和空间称为“感性直观纯形式”。除此之外,康德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为基础,按照量、质、关系、模态将思想范畴分类,他一共提出了十二个范畴,把它们分成四组,每组包含三个。这些范畴就像是我们心灵固有的模式或者能力,将感性材料组织起来。由此我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数量、事物间的关系,它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等等。其中因果关系就是十二范畴中的一种。
康德给出的理性思想的机构就像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有色眼镜,我们都必然地透过这副眼镜来认识世界,心灵将自己认识对象的方式加在对象之上,而且人人皆是如此,所以我们做出的一些经验性判断是普遍的。所谓的客观性并非来自外部世界,而恰恰来自内部,来自我们自己这个认知主体。康德这种处理心灵与对象的方式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太阳不再围绕着地球旋转,心灵也不再围绕着对象打转,而是对象转而对应心灵的结构。
无法触及的物自体
既然对象是符合人的心灵才被人认识的,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认识的都是经心灵处理过的对象,我们一直是通过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的。那么,世界真实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问题,康德摇头了。
康德把世界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所谓的物自体(德语:das Ding an sich;英语:thing-in-itself),另一个是现象。康德认为,我们人类只能认识到现象,而永远无法认识物自体。物自体,又可以被称为“自在之物”。它属于超验的领域,是时间、空间和知性范畴无法加以运用的对象。我们必须通过经验才能认识世界,而这仅仅局限在现象领域,无法抵达物自体。
康德为什么要区分现象和物自体呢?他其实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人的认识划界。人的知性只能在经验中认识现象。如果人试图用这些范畴处理感性世界以外的东西,例如认识超验的上帝,就会出问题。
康德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的批判性,而批判就意味着找到根据,并为之划界。他认为以往甚至以后的很多人,其实都在说一些无意义的废话。这样的废话并不是因为说话的人是话痨,而是人类的理性超出了有效使用的范围。康德死于1804年,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