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代诗歌散文是李白在盛唐时期所创作的一首乐府古体诗,是李白乐观狂傲的表现,也是狂放中蕴含着悲愤之情的突出表现。《将进酒》的诗句主要是七言,其中含有少量的三言或十言,它的具体的写作时间目前仍未准确确定下来,但根据大多学者和专家的意见,通常认为这是李白愤懑离开京城之后与好友相聚时所创作的。
李白不仅仅是那个时代诗人的杰出代表,也还是那个时代普通读书人的平凡代表。天宝初年,他通过吴筠的介绍与引荐,因皇命而被召入繁华的京都。李白自以为此次进京必可以实现自己作为读书人的一直都拥有的政治抱负,但这最终也只是李白的幻想罢了,因为李白被召进宫只是因为他的诗写的很好,唐玄宗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获得稀才的名声,另一方面可以让李白写诗供其娱乐消遣,然而李白也开始渐渐的明白其中的缘由,最后因为不畏权贵,而被玄宗以“赐金放还”委婉方式驱逐出朝堂和京城。
这首《将进酒》正是写于放还之后,此时的李白已然是知天命的年龄,但心中仍有许多不平之处,他将自己的一腔豪迈热血、愤懑阴郁之情通过醉话以一种狂放的笔语和姿态表现了出来。李白和那些读书人一样都有着远大的政治志向,但李白却又和他们不一样,李白自认为自己的才华很高,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他一生都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他希望自己可以一鸣惊人,所以他才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傲姿态;又比如“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狂放,在李白看来,无论是多么的富贵,都不会引起他的关注,他十分蔑视处在权力和财富金字塔之上的那群人,他宁愿长眠不醒也不愿与他们为伍。对于他们纸醉金迷一般的生活,李白更是表现出十分的不屑,他更喜欢的是放浪形骸的生活,充满自由的生活,这是多么的狂傲,多么的豪迈,多么的潇洒。本诗中,诗人仿佛处于宇宙的中心,他正在俯视着这一切,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似乎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正是由于诗人这种压迫性的气势才使本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狂傲之美。
《将进酒》中采用了错落的句式来抒发诗人内心的爆发式情感,以至于整首诗的感情具有很强烈的爆发力和震撼力。这首诗是诗人和朋友相聚时所写的,所表达的感情也是极其真挚的,充满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对时间流逝的慨叹,也表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狂傲的人生态度,诗歌采用的几乎都是直抒胸臆的方法,所表达的感情也随着诗人的所想而发生着变换,诗歌中悲伤与乐观的情绪不断的交替,而无论是哪种感情的表达效果,皆是一种畅快淋漓的表达结果,也皆是本诗情感狂放美的体现。
《将进酒》中采用的大量的夸张和想象手法,也突出显示了它的狂放美,比如开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其实是诗人主观想象出来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性的感慨。再比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一种高度的夸张,通过对头发颜色的敏锐观察以及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合理的想象,创造出来了一个奇妙的艺术意境,也由此开启了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转换,最后诗人选择了一种最佳的描写或抒情方式进行情感的渲染与抒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狂放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