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会休息

近期,感觉自己的休息时间严重不足,源于自己工作上的忙碌,让自己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那么,如何让自己再忙也要会休息,是当下面临的困境。

一、睡眠是最好的健康投资

睡眠是最好的健康投资,而熬夜是对身体最隐蔽的掠夺。

现代人常把“熬夜”当作生活常态,却不知长期熬夜与规律早睡在5-10年后会产生惊人的健康差异。科学研究表明,晚上11点前入睡的人,其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显著优于熬夜人群。

这种差异不是简单的“精神好坏”之分,而是从基因表达层面开始的全面健康鸿沟。

1、好作息vs坏作息:身体内部战场

 内分泌战场

早睡者褪黑素分泌峰值比熬夜者高53%,抗癌能力更强;

11点前睡的人生长激素分泌量是熬夜者的2.1倍;

熬夜者上午皮质醇水平高42%,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熬夜组糖尿病风险增加37%。

 大脑战场

早睡者海马体活跃度高30%,记忆巩固更强;

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清除毒素效率高60%;

熬夜者抑郁量表得分平均高28分;

规律作息者创新思维测试成绩优19%。

2、五年后,身体外观的残酷对比

当你坚持五年规律作息,而朋友持续熬夜,你们的外貌将出现惊人差距:

 皮肤变化:

熬夜5年相当于增加7-10岁光老化,皱纹、色斑明显增多

 头发变化:

夜班工作者脱发量是早睡组的2.3倍

 体重差异:

每晚少睡1小时,BMI年增0.35kg/m²

3、疾病风险:十年后的健康鸿沟

心血管系统

熬夜者心肌梗死风险高29%,持续熬夜会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增加心脏负荷,最终导致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

 大脑健康

睡眠不足者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65%。睡眠不规律可能加重胰岛素敏感度恶化,威胁心血管健康。

免疫系统

熬夜人群感冒频率是早睡者的3.2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

 寿命影响

长期熬夜者端粒缩短速度快25%;每晚睡<6小时者全因死亡率高12%;早睡者多7-9年无大病生存期。

优质睡眠不是奢侈品,而是维系身心健康的基石。当我们用科学方法重新校准生物钟,收获的不仅是充沛精力,更是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掌控。

从今夜开始,用系统化的改变迎接充满活力的清晨。毕竟最好的养生不是昂贵的补品,而是免费的睡眠。

二、睡眠不足带来的一些影响

处于这种忙碌得不到良好休息的状态时,会给我们身边人带来一些的影响。

很明显能感受到这种影响的是我们的身边人,特别是家里的人。比如和家里人,减少了沟通的频率,甚至是感觉大家成了合租的宿友一样。早起没什么精神,不想上班,对很多以前感兴趣的东西都失去了好奇心,甚至是没了上进心。

这样的状态,明显的就是一个身体和精神正以沉默的代价支付这场透支的交易。

1. 躯体系统的全面预警

慢性疼痛与代谢紊乱:长期体力消耗叠加睡眠不足(如日均≤5小时),直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引发持续性头痛、肩颈背部肌肉僵硬及消化功能紊乱(胃痛、腹泻等)。更严重的是,心血管系统持续高压状态会导致心率异常、血压波动,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神经内分泌失调:大脑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促使皮质醇过量分泌,不仅抑制免疫细胞活性,还扰乱血糖代谢,增加糖尿病风险。

2. 心理功能的进行性退化

情绪耗竭与认知障碍: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会持续消耗心理资源,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研究发现,长期高压工作者罹患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比普通人高3.2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自我否定甚至绝望感。

3. 行为模式的恶性异化

代偿性失控:疲劳积累会触发暴饮暴食、酗酒或过度依赖咖啡因等代偿行为,形成“清醒-亢奋-崩溃”的循环。

社会功能剥离:超时工作挤占社交时间,人际关系疏离加剧孤独感,而孤独感又反向降低抗压能力。

这样的工作状态在蚕食着人们的健康,在追逐生存的赛道上,别让生命本身沦为第一个牺牲品。

三、会休息才能做好工作

都说工作是忙不完的,只有会休息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以下几个是休息的小tips,我们可以去尝试下哪种方式对自己最有效果。

1、见缝插针式休息

1. 1车上小憩:在从一个工地赶往另一个工地的途中,如果是乘车,且路况允许,抓紧时间小憩一会儿。哪怕只有10 - 15分钟,也能让大脑短暂放松。可以提前准备一个U型枕,靠在座位上,调整好姿势,让颈部得到支撑,帮助你更舒适地休息。

1. 2间隙深呼吸:在工地现场,当工作告一段落,比如等待材料运输、设备调试等间隙,花1 - 2分钟做几次深呼吸。找个相对安静的角落,闭上眼睛,深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隆起,默数5秒;然后缓慢呼气,感受腹部收缩,默数7 - 8秒。重复几次,能快速缓解紧张,为身体和大脑补充氧气。

2、午休时间高效利用

2. 1深度放松:如果有中午12点到2点的午休时间,不要把它全部用于吃饭或处理杂事。饭后留出至少30 - 40分钟进行深度放松。可以在工地附近找个相对安静、干净的地方,铺上简易的垫子或直接在车里,躺下来放松全身肌肉,放空大脑。若无法躺下,也可坐在椅子上,将双脚平放在地上,双手自然下垂,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排除杂念,让身心得到片刻宁静。

2.2 冥想放松:若午休时间有限,进行5 - 10分钟的冥想也是不错的选择。坐在椅子上或找个安全的地方站立,挺直腰背,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不要刻意去想其他事情。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强迫自己驱赶它们,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快速平静内心,减轻身体和大脑的疲劳。

3、下班后的快速恢复

3. 1睡前拉伸:晚上11点多回到家后,即使很疲惫,也花10 - 15分钟做一些简单的全身拉伸动作。比如站立位体前屈,拉伸腿部后侧肌肉;坐姿扭转,放松腰部和背部肌肉;手臂交叉拉伸,放松肩部肌肉等。这些拉伸动作能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身体的酸痛感,让你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3. 3热水泡脚:在睡前用热水泡脚15 - 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 - 45摄氏度左右,可在水中加入一些姜片或艾草,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泡脚的同时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进一步缓解一天的压力。泡完脚后,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帮助放松神经,提高睡眠质量。

4、调整生活习惯助力休息

4.1 合理饮食:在忙碌的工作期间,更要注重饮食的合理性。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类等,它们能为你提供持久的能量,保持体力。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在工作期间吃过多油腻、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让你感到困倦,影响工作效率。

4. 3优化睡眠环境:尽量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物品减少外界干扰,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确保身体在睡眠时能得到良好的支撑。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可以在睡前半小时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帮助放松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做事专注,休息也要专注,休息的好,工作才能好,会休息的人,也算管理自己的高手,工作也会很出色。这实际上也是在说我们于工作与休息上的自我管理平衡能力与毅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