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写作时不要刻意去想条条框框,格式要求之类,想到什么写什么,脑子里有哪些想法,手中就写出哪些想法。
无意识写作不是在盲目乱写,而是一种锻炼写作能力的方法。
很多初学写作的人都会提到,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就是不知道怎么用语言组织出来。或者脑子里构思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写出来就变了味道。
这其实是手脑不同步的问题。而无意识写作就是针对性克服手脑不同步的写作刻意练习。
当我们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可以试一试无意识写作。也就是,不必拘束自己,随便写,想到什么写什么,脑子里有什么想法随意地写出来。
在看似随意的书写过程中,很可能就突然冒出某个特别好的想法或者灵感。这时,我们只要大胆地把这个想法写出来就好。
这是类似“头脑风暴”的一种写作方法。不同的是,你是自己与自己讨论,你的大脑和自己的手在互动。
长期练习,对提高手与脑的协作,非常有帮助。久而久之,你会突然发现,自己随便哪个想法,都能很流畅地写出来,那么你也能成为打字到飞起的大神。
另外,这种方法能够很有效地缓解我们无文可写时的焦虑状态。写的过程,利于我们迸发出更多灵感。而且,灵感能够随时被记录下来。可谓“一石三鸟”。
你可以专门建一个素材库,把你的无意识创作时的灵感放在里面。下次无文可写时,可以翻阅素材库,寻找灵感。好吧,这是第四“鸟”。
既然如此多的好处,又恰逢你卡文写不出,不妨就试试这个办法。
由于写作是个以内容为上的创作型工作,通过激发大脑自身的创作力来产生灵感火花,输出的文字或许会比绞尽脑汁理智构思来的要好。
由于人在创作时,大脑的运作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做一件事的前15分钟,人们很难真正地专注和投入到事情中,可以说成是运动的热身。这个阶段很难有创意性的工作成果。创意性成果,很多都是15分钟后产生。
所以,坚持无意识写上15分钟以上,你的大脑就会开始注意到你在进行创作,然后就会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神经元细胞来帮助你完成这个创作。
大脑细胞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神经突触互相传递电信号来实现。所以,你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你迸发出的创意越多,越有助于完成写作。
这好像跟最近很火的一个词“心流”的理论很像。巧的是《心灵奇旅》中也有类似词语“放空”。人专注做事进去放空状态时,灵魂进去到另一个世界。中国老祖宗好多年前就明白了有“忘我”境界。
说这么多,都在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卡文时,大胆开始,努力坚持,终会有收获。
克服卡文的心理障碍,大胆去写,写的同时激发灵感,为下次创作储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