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东西,但对于什么是幸福,却没有统一的标准。
有人认为幸福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有人认为幸福是腰缠万贯、呼风唤雨,有人认为幸福是随心所欲、每天开心…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2020年开始流行于全球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让人们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
幸福已不再仅仅是停留于人们意念中的感受,它的身上多了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多元化的现实考量。
积极心理学家沙哈尔教授在《幸福的要素》一书中提出了SPIRE模型,用5个要素对幸福进行解读:
1.精神 Spiritual
精神要素,决定我们在士气低落、精神低迷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找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精神幸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体验到:一个是当我们发现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和目标感时,一个是当我们完全专注于当下时。
不管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无论在家里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能决定如何看待周遭的一切。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寻意义和价值,可以使每一天、每一刻都变得不同,进而带来整个生命状态的改变。
精神的源泉不是在触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在此时此地。认真地感知当下,最好是不加评判地感知当下,能让我们获得正能量的支持。
2.身体 Physical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要素,直接决定人们的状态。
现代人的生活与几千年前的人类生活的区别之一,是过去的人类有足够多的时间休息,而如今的我们却一直处在“开机”状态,需要面对长期而持续的压力,一直都在紧绷着。
压力本身不是问题,相反,压力能够触发身体的反脆弱系统,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健康,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
在这个维度上,人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进行有效的休息与恢复,让自己具备足够的复原力,进而就会有无尽的行动力、抗压力。
如何恢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但首先是得“做”,哪怕只是一小步、5分钟,都会让你感受到变化。
3.心智 Intellectual
心智幸福和激发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关,尤其是在遭遇挑战和不确定性时,是否依然能保持好奇,这一点很重要。
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个让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哪怕是失败的结果。如果谨小慎微、不敢尝试,我们就无法进步。
面对不确定性有好奇心去了解,面对挑战有欲望去尝试,这个过程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并且与之和解;这个过程会让我们获得经验和成就,内心更为坚强。
心智幸福的程度,主要就取决于是否会因为担心犯错而拒绝行动。
不妨问问自己:
我什么时候最快乐?
我怎样才能变得更快乐?
我在哪里体验到生活的意义?
我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意义?
我有哪些积极的习惯?
我如何能拥有更多积极的习惯?
我喜欢学什么?
我怎样才能进一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哪些因素使我的人际关系更健康?
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善我的人际关系?
我什么时候感到最欣喜?
我怎样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欣喜?
4.关系 Relational
能让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不是金钱或名望,也不是物质层面的成功或威望,而是人际关系,特别是能提供支持的、亲密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沮丧时、失落时,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拥抱、陪伴,能够让我们摆脱低落、重振旗鼓。哪怕他们只是奉上一杯热茶,然后在旁边无声地陪伴,也能让我们获得继续面对生活的底气。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会带来正向反馈。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那些能够真正丰富我们的关系上,而不是消耗自我的关系。
5.情绪 Emotional
实现情绪幸福的关键,是“允许自己是个普通人”。这就意味着允许自己可以有任何情绪,接受任何情绪,不管它让人多么痛苦。
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这件事”,往往会更加强烈地去想它,这是人脑的特点之一:见不得“不”。
所以当我们拒绝某种情绪时,反而会使这种情绪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出现,也会让我们更加难受。
与其把情绪,尤其是坏情绪憋在心里,不如接纳它们,顺其自然。不妨告诉自己:我能感觉到情绪不好,不过这很正常,没什么不好。
当我们选择了接纳,这些情绪反而会更快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