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群非常令人羡慕的同学,那就是非农户家庭的子女,那时正是文革时期,这些正处于青春时候的青年,大多都躲不过上山下乡的命运,多子女的家庭至少有一两个是下乡插队知青,所谓知识青年大多是一些中学生,有的初中刚毕业,有的被迫中断学业,就被冠以知识青年的称呼。
1975年刚上初中的我,大姐出嫁、二姐下乡,家里一下少了两口人吃饭,再加上父亲也常年不在家,不大的家里也显得空荡荡的,很是寂寞。
那时的我傻乎乎的,从没离过家的我,以为乡下的农村不知有多好,殊不知姐姐下乡的地方——桃花岇村,虽说离城不远,可也毕竟是农村,农村生活条件简陋,知青点座落在一座半山坡上的几孔窑洞里,睡的是大通铺,吃的大锅饭,过的是最底层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姐姐比我年长五岁,在乡下做大锅饭,蒸的银裹金,枣糕等饭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把式做的。就是在姐姐下乡插队的日子里,我知道了农民年底了要按出工天数计算收成,那时一个工分才值款数八毛钱,就是说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挣𣎴下几个钱,这些记忆模糊的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有一年暑假我去了姐姐的知青点,正赶上收西瓜,撑强的我以为自己两只手可以抱两个西瓜,西瓜又圆又滑,既不能提又不能背,只能抱着,结果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刚抱起西瓜没走两步西瓜就要往下掉,我也只能就地蹲着放下,一位知青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我,至今想起那一幕都觉得羞臊的慌。
又过了两年我的哥哥也加入了下乡的队伍,记得哥哥第一次从乡下回来,最明显的改善就是不太整齐的牙齿,经过几个月的集体生活的洗礼,牙刷的白彤彤的,显的人还精干了不少。
随后不几年各种知青文学不断问世,已经中学毕业的我,说𣎴清是家里有过知青的缘故,还是本身喜欢阅读,我对有关知青的书籍格外关注,那时候我就知道了叶辛、张抗抗、梁晓声这些知青作家,从知青文学的书籍中,我看到了好多大城市的青年,小小年纪就背景离乡到了遥远而又陌生贫穷的山村从事从没体验过的农村生活,比较而言姐姐的下乡生活还算是幸运的,毕竟离家近,苦了累了还可以回家诉诉苦养养精神。
作家叶辛说:“知青文学是上山下乡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有生活的苦难,凄美的爱情,也有无悔的青春”。
的确,孩子在举目无亲的乡下受的苦,父母根本想象不到,有的父母只心疼孩子在乡下受苦,不懂的教孩子应付一些生活难题,叶辛的《家教》拍成电视剧后,剧中有一段画面,号称上海医院一把刀的倪院长教二女儿倪梦湖,“要想早点回城就不要在乡下谈恋爱,有什么困难一是要克服二是要求助”,留给我深刻的影响,我很羡慕知识分子的父母关心孩子的方式方法多么暖人。
记得电视上有一位知青曾这样说:“有知青这段岁月垫底,以后生活的苦根本就不算苦”,可见知青岁月是多么的苦涩啊。邻居有位姐姐是又一知青点的插队青年,前些时在微信上说起那段知青岁月,还说不知自己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想想姐姐哥哥们曾经的这段下乡插队经历,想想书本里、电视上的那些知青们的苦涩青春,虽说都已成了尘封的往事,但多多少少给我留下了那是一段苦涩的岁月影响,比较而言我算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这些下乡的苦难,更该珍惜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