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花生

正午的阳光灼热似火,本想着下午种花生,看这架势,非得等到五点后阳光柔和些才行。不料三点多,天空骤然飘来大片乌云,遮蔽了骄阳,空气里弥漫着雨前的湿润气息——正是种花生的好时机!

我和妻子立即行动起来,备好花生米与肥料,走向小小的菜园。园子不大,拢共不到一分地。种花生,一是为了不让菜园荒芜长草,二是多少能有些收获,总归是好的。

这情景,瞬间勾起了深藏的童年记忆。那时家里种花生,动辄就是好几亩。父亲先将土地耙得平整,再犁出一道道笔直的田垄。我们则光着脚丫,用小勺盛着花生米,用脚丈量土地——脚丫的长度便是天然的标尺。弓着腰,一次、又一次,间隔着在土里放入两粒花生米。一行种罢,腰背早已酸痛难当,烈日蒸腾下更是口干舌燥。那劳作的艰辛滋味,刻骨铭心。小小的心里,总暗暗发誓:将来定要摆脱这般辛苦。

时隔三十年,再次与泥土亲密接触,心情却迥然不同。心头涌动的,竟是难言的兴奋与幸福感。久坐办公室的我,常苦于无处运动,更难得酣畅淋漓地出一身汗。眼前这园中劳作的机会,何其珍贵!园土早已被平整好,我拿起一把梨耙似的锄头,开始熟练地犁出一道道垄沟。多年未碰农具,初时动作略显生疏,好在底子尚在,不过几分钟,那份熟悉的感觉便重新流淌于指尖,一如往昔。这感觉,恰似阅读的顿悟:昔日读过的书,当时或未深解,却在日后某个契合的场景里骤然清晰,豁然开朗。

妻子在一旁看着我娴熟的动作,眼中满是惊奇:“咦,你这‘家活’怎么也这么在行?”她自然不知晓,二十岁之前,田间地头便是我生活的底色,各种农活都曾亲历。此刻重拾农具,一股深沉的力量自心底澎湃涌起。每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都值得最高的敬意。正是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辛耕耘,撑起了中国农业的脊梁,更是他们,将那份勤俭与坚韧,无声地传递给了下一代。

弯下腰,将饱满的花生米一粒粒点入温润的泥土。一股混合着青草与大地深处的、清澈而朴实的芬芳,沁入心脾。汗水开始密密渗出,顺着额角、脊背滑落。这畅快的流淌,仿佛冲走了久积的倦怠,是身体最诚实的回应,亦是最好的锻炼。不过半小时,种子已悉数归位。接着是覆土,用脚将垄沟两旁的泥土仔细推拢、抹平,严实地盖住花生米。这“脚下的功夫”,讲究的是力道均匀,垄面平整。小时候,这活计常是我与哥哥的“赛场”,一人一半,暗暗较劲谁做得又快又好。争胜心与那点小虚荣一起涌上,疲惫竟也神奇地消散了,只因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只顾向前。这何尝不像学习与做人?学习需立定目标,心无旁骛,终能抵达;做人亦不可浑噩度日,当立志向上向善,时时拂拭心尘,少一分私欲,多一分天理。在事上磨砺,致其良知,不断开掘内心的宝藏,方能渐近心中大道的光明境界。

待最后一粒花生被妥帖地掩入泥土,夕阳已悄然西沉。小小的菜园,新翻的泥土与四周的翠绿交相辉映,在柔和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宁静美好。一身汗透,疲惫中却升腾起一种难以言喻的畅快与清明。同样的弯腰,同样的汗水,滋味却已全然不同——心间弥漫的,是劳作之后踏实的甘甜。

感恩这片园地,让我得以重拾这“童年的游戏”。一次俯身,一次挥汗,不仅舒展了筋骨,愉悦了心神,更是在这片半亩方塘中,再次触摸到了土地深沉的心跳,品尝出汗水里蕴含的朴素真味——原来,大地从不辜负每一滴真诚的汗水,它回馈的,远不止夏日的果实,更有心灵深处那份踏实而恒久的芬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生上的时光 作者:小树 很怀念小时候那些和花生在一起的时光,尽管一切都那么贫乏,穷的光溜溜的,可是一切又是那么丰...
    春天的小树阅读 1,685评论 2 12
  • 文/添一抹岚 上个星期,天气好得出奇。早晨没有雾气缭绕,也无需拨开暗云方见天,早早地,朝阳便照耀大地。 这样美好的...
    添一抹岚阅读 697评论 25 14
  • 又是过年时,回老家过年的姐妹俩蹦蹦跳跳的,如出笼的小鸟。无名的野花,沙子,小狗小猫,田野里的牛。。。。。对一...
    春半去还家阅读 563评论 0 0
  • 原创: 浓浓乡情,悠悠我心! (上).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落花生》,那是我对于花生的初始印...
    天山一棵松阅读 2,640评论 70 97
  •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不一样之【北方】 1 正是冬天刚过春天未到之时,东北小山村周围的大田灰蒙蒙一片,背阴处...
    赵锦汪阅读 3,130评论 1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