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与青年谈到自由的话题。
自由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不能获得自由?真正的束缚是什么?种种问题萦绕在青年心中。他认为自己想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认可是最大的压力和羁绊。但是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
它认为认可欲求很多时候是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即: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处罚。在赏罚教育下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先有了获得表扬或者不受惩罚的目的,才会导致一些相应行动,比如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没人看见就不做,这是不正常的。
同样,想被人认可和接纳也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是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犹太教义中有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为自己而活呢?”
但为自己而活并不是旁若无人、任性自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课题分离”这一理论,即: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比如,一个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的孩子,作为父母如何去做。一般而言,大家觉得让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家长会请家教、督促孩子认真学习,或者命令、惩罚他、强制手段逼迫他。但效果可以想象,而且引发冲突不断。
阿德勒心理学在遇到“学习”这个课题时,会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判断的标准只需分清“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带来的后果,像成绩不好、上不了好学校等,是由孩子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那么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肯定避免不了冲突。
必须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还是回到“学习”的问题上。父母总是“为你着想”“为你好”,实际上大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是因为察觉到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阿德勒心理学不推崇放任主义,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会随时准备给与帮助,但绝不会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孩子没有求助的时候,不能指手画脚。其它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比如系鞋带、穿衣、吃饭等,父母也不可以干涉,但可以施以援助。
而孩子在陷入困境时,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最重要的是与父母是否建立了深度信任关系。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越是关系紧密的人,越有必要去分离课题,否则会纠缠不清。
同理,每个为自己人生而苦恼的人,首先必须要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比如,信任别人,这是自己的课题,如何对待自己的信任,如何去评价,那是对方的课题。如果不分清界限,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干涉“了。
书中“青年”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就是没有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看成了是自己的课题。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看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或许是一种人生路标,但却没有了自由。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能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观点。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进行课题分离并不是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是无视人的感情,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是出发点。
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能太近,太过亲密无法对话;又不可太远,过于疏远难以连接。比如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既伸手可触及,又不会踏入对方领域,保持适度距离很重要。课题分离,就是为了解开乱糟糟缠绕在一起的人际关系之线。
阿德勒心理学中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什么样的关系,“终点”在哪里,以后再总结。
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自由是什么?
答案是: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这是自己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无视别人的眼光、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不随波逐流,比起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更多的是关心自己过得怎么样。
就像我昨天看的那篇文章一样,生性凉薄为自己而活的人,人生会很爽。
这本书的书名《被讨厌的勇气》现在可解,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了“被讨厌的勇气”,即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它,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而我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