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观众期待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在央视落幕也有些时日,将梁晓声梁先生的精彩大作搬迁到影幕上,可谓是直接俘获了人的痛点,真实的掬了一把又一把观众的眼泪,观看至今,闲暇时候每每想来,有些桥段依然是历历在目,有时不禁还会潸然泪下。
在《人世间》中,周父的大儿子,二女儿相继到外面发展,唯独小儿子周秉坤留在了家中,继而挑起了家庭责任这面旗帜。这位最孝顺和忠厚的小儿子生活,事业却屡遭不顺,好在都挨过去了。周秉坤送周父出去务工这么个桥段,周父在途中跟秉坤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秉坤的哥哥跟姐姐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相继都考取了北京大学,在叙述期间,周父额头沉淀许久的皱纹竟出奇的微微有些舒展开来,用笑逐颜开这个词形容很是贴切的。然后谈到秉坤,劝说秉坤也努力一下,尽量也考个大学,不是重点也没关系,秉坤说道:自己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书本丢的时间比较长了,估计也不怎么好捡起来了。周父接着道:那也行,在家安安稳稳也挺不错的。在谈到秉坤的时候注意看周父的变化,脸上也许增添了些许不满意,略有失望之态,可能也是觉得秉坤也带不来半点“光门耀祖”。
尽管女儿周蓉的前夫冯化成是个十足的“人渣”,不过在谈到养口体和养心智还是很有自己见地的说过一段话“孝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我想说的是,没有养口体,哪来的养心智呢?
小时候我经常去王叔家玩儿,王叔家有四个儿子,日子过得也很紧俏儿。老大,老二没怎么上过学,不过还好,脑子也挺活泛,通过努力都在市里定居了,外人看来生活的还算体面。老四上学那会,老百姓也普遍开始重视教育,王叔省吃俭用把老四供到了北京上大学,毕业分到北京一所实验室上班,在那年老四也成家了,在外人看来,老四可算是寒门贵子,给老两口挣足了面子,王叔老两口每天是乐呵呵的,好像嘴都没合过似得。一个偶然机会,老四移民日本,去了更先进的实验室。只有老三,既没老大,老二脑子活泛,也没老四学习刻苦,在兄弟几个中间显得很是普通,自成家后打心底就更招王叔老两口嫌弃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转眼间,老两口也老了,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各种毛病层次不穷。老大,老二,老四在外面工作都忙,都回不来,也只要老三,天天带着老两口寻医瞧病,东奔西跑。突然地,王叔丢下王婶撒手而去,料理丧事这几天,老大,老二因为工作忙,也就下葬那天呆了半天,就匆匆而去,老四更让王婶心寒,老头子丧事根本没从日本回来。这几天,也只有老三,在院子里东挦西扯,王婶也是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看着看着,不禁潸然泪下。
日子一天天过着,王叔去世第二年,老四出奇的带着孙子从日本回来住几天,看到老四家孙子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大家一块去饭店吃饭,到点菜时候,老四孩子道:哭你一起挖、空帮哇、他大一嘛、幺西…老太太顿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默默回忆着老伴生前的种种…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假如没有周秉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家无微不至的照料,哪有老大老二在外毫无负担地追求梦想?假如王叔家没有老三的东奔西跑,老大、老二、老四的“光门耀祖”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