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习作单元怎样整合。
3.内容整合。
尝试用5课时完成习作单元的教学,可以作一下安排。
第一课时:朗读两篇精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6个字,会写16个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学低段以识记字词为主,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认读书写字词的方法,这两课精读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较少,要求会写的字归类进行练写,把易错字词分布到后两课时中再次复习。
第二课时:重点学习《搭船的鸟》,复习听写易错词语“外祖父、翠鸟、捕鱼”等4个词语。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习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完成“初试身手”中观察蜗牛续写或吃一种水果。
布置观察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第三课时:学习《金色的草地》,复习易错词语“蒲公英、观察、睡觉”等6个词语。聚焦第三段,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利用视频布置观察实践活动,继续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侧重观察不同时间事务发生的变化情况,思考变化的原因,并和同学交流。
第四课时: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通过两篇习作例文的学习,与两篇精读课文进行对比,再次了解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讨论自己观察对象及观察过程中的点滴心得。
第五课时:把观察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展示观察所得。讲评时关注“观察是否细致”,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进行讨论、修改。
在五课时能完成本单元学习及习作的情况下,还可以抽出1—2课时阅读更多好文章
4.作业整合。
正如前文提到的,学习任务及实践活动都是前后串联,为习作目标积累素材。所以本单元设置的作业主要是围绕观察,通过两个观察记录单进行。
四、习作单元注意事项。
1.什么少教?
精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要少教,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粗知大意即可,不要逐字逐词地理解。写字时间也分散,对易错字进行集中指导。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方面不宜作过多要求。《搭船的鸟》与人教版《翠鸟》类似,《金色的草地》更是人教版教科书原文,但它们的教法学法与原设置大不相同,教师更应避免教法的雷同。
2.什么多教?
作者留心观察的品质要多体会。《搭船的鸟》中翠鸟的外貌,通过多种颜色的描写,体现作者眼中的鸟真美;通过一连串动词,体现作者将一系列翠鸟捕鱼的画面慢动作回放,体现作者观察的细致。《金色的草地》则是不同时间作者观察的发现,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可爱。
通过多种感官去观察要多指导。听,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声音;看,船夫用力地摇橹,彩色小鸟身上翠绿、蓝、红颜色,捕鱼时敏捷的动作……生活中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呢?初试身手,摸,芒果的皮很光滑;闻,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尝,剥开皮尝一下,是一种很特殊的香甜的味道。
3.什么不教?
课本出现的内容还可以不教?当然。习作例文的教学,就应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的写法上。字词、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内容,就不教。有重点地突破习作难点,能有效节约整合时间,还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习作。
习作策略单元可圈可点的地方真多,部编版新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它极好地帮助学生消除习作畏难情绪,用点滴积累、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习作。它不仅是在指导学生,更是在指导老师。一篇作文的教学,不单单是单元最后一个课时的任务,而是关注整个单元的教学,学会整合和前后融合,将会对学生习作提供更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