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第❸天
【书名】《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作者】松浦弥太郎
【分享人】王娟
【阅读日期】2021.07.28
【阅读页码】给与的规模~让百步,又如何
【阅读感悟】按照上面阅读思考输出
【阅读计划】给与的规模~让百步,又如何
【阅读思考】
1、启发内容:摘抄/概括你最有启发的内容(1处以上)
人生不是靠你做了什么、从事什么工作、做出什么东西来决定的。关键在于,你给予了别人多少。
如果只是像这样一味等待别人的好意,只知要求,那你什么都得不到。你必须自己先付出,回馈必然会到来。
如果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先让给别人。就算只是小东西也没关系,准备好自己能够给予他人的东西,以便随时都能拿出来。
所谓丰富,指的并不是眼睛看得到的表相,而是隐藏在其中的故事。
始终保持和睦气氛的交往很肤浅,一直要到产生纠葛,彻底发泄,互相伤害,一直以来的情谊破裂的那一刻起,你才算与那个人产生关系。
只要抱着即便坏损也要修复的打算,有话就无需隐忍不说。认真地看待每段关系,就不需要过多的朋友和物品。
人际关系的培育,不是要你一一提点朋友“你应该这么做”或是“不要做傻事了”,而是尽可能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最危险的就是,不好好观察对方,而把自己的意见放在最优先。
不能借口为对方着想,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对方身上。用照料不会说话的植物的细腻心思,来揣摩对方的感受吧。
对人发自内心地萌生想说“谢谢”的念头时,就必须将感谢的心情明确地传达给对方。
除了“谢谢”这句话,也一起附上小礼物吧!
如果察觉某人有话想对你说,就自己主动制造谈话机会吧,这也是在传达“你的事我优先考虑”的信息。
就算事实上只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对在等待回音的一方而言可是大事。
能够认错,也代表拥有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
不管有没有恶意,给周围的人造成不便是事实,立刻道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最不可取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了却不敢承认。大部分的失误和错误,谁都能一眼看出,可即便如此,有时候我们却还是找借口推脱,耍小聪明掩饰,最终往往后悔莫及。
有时候对所有人都温柔,反倒是不温柔的表现事先定下原则,设好自己的底线,人际关系就能清爽许多。
人与人的关系就像跷跷板,角度随时会变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但我们总是容易忘记。
给对方留退路或变通的余地就像是用来缓冲的软垫,不只能够解救对方,有一天还能回过头来帮助自己。
先倾听对方的想法,说声“你先请”,礼让对方之后,你就能依据自己的步调,悠哉地走自己的路了。
2、我的感悟:结合自己的亲身/名人/书上故事进行分析
“ 对人发自内心地萌生想说“谢谢”的念头时,就必须将感谢的心情明确地传达给对方。除了“谢谢”这句话,也一起附上小礼物吧! ”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在做200路去上班的经历。我每天中午12点赶往义乌去做12点半的200路赶往临淄全纳去上班,路上的时间需要70分钟,还要有20分钟去加气站等待公交车加气,这样就需要90分钟才能到达我需要下车的公交站。
路上很多时候,都是在昏昏沉沉的睡眠中度过,而公交车师傅,却要非常精力集中的开车,以保证我们乘车人员的安全。
每次在我到站需要下车时,心里都有很多的冲动,想表达自己对公交车师傅的感谢。可每次,都是声音很小或者默默的在心里表达,对师傅送自己来上班路上安全行驶的感激。却从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
3、行动计划:请写下你接下来的行动划
周五再做200路公交车时,一定要在下车时,主动向公交车师傅表达自己的谢意。感谢师傅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我们乘车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