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底怎么做比较好呢?分类,具象化,称之为概念获得(Concept Attainment):
通过三元素的定义(差、好和优秀)给每一个元素提供例证。
简而言之,概念获得通过分析事例或非事例来了解抽象概念。
具体来说:
首先他们确认了什么是差的顾客服务。
比如员工向顾客说“不”或者“我们不能做那个”。
这样他们就对差的顾客服务达成了共识:当客人来到了牌桌前,服务人员却视而不见,或者仅仅跟顾客简单打个招呼(如“嗨”或者“最近怎么样”)。
他们还认为,对发火的顾客没有表示出同情心也是差的服务,比如对输钱的客人不屑一顾,仅仅说一声“赌博常常这样”了事。
嗯,有具体的案例之后,就可以对核心价值进行抽取,延伸 —— 什么是好呢?
有了对差的顾客服务的定义,Quadrafale和Frond再对好的顾客服务进行定义。
他们认为,不应该对客人说“不”,应该这样说:“当然您可以这么做”或“我不清楚,但我肯定可以为您解决问题”。
要笑着跟客人打招呼,用的语言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比如“您今天在这玩得开心吗”或“我的名字是Frond,认识您很开心”。
对于好的顾客服务,他们认为应该包括对发火的顾客抱有同情心,比如说:“对您的经历我深表遗憾。”
更上一层楼呢?
最后,Quadrafale和Frond对优秀的顾客服务做出定义,优秀的顾客服务比好的顾客服务更进了一步。
比如,对一个客人说“我不清楚,但我肯定可以为您解决问题”之后,还要让赌场中的其他部门介入,这样就能在十分钟之内为顾客找到解决方案。
优秀的顾客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向顾客说出完整的句子上,还必须让顾客参与谈话,比如请顾客坐在我们的牌桌旁边。
在分成了“差-好-优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行为表现进行沟通:
“依据这些定义,你过去六个月的顾客服务水平是差、好还是优秀?”
这样就构成了“文字画面”,文字画面达到的效果是:
大量事例、非事例和超级事例,具体化的语言能够在你的脑海中产生形象化的画面,而抽象语言则不能,因此要多使用具体化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抽象语言。
当然,也需要考虑如何构建谈话场景、对话策略 —— 这就需要结合前面的FIRE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