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 普子 小雨
南方建筑主题课第二天,满心期待的捏泥巴因为天降小雨而低落不已;教师的设备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上课积极性,我甚至在上课中一度出现想要丢下一切的极端想法。总而言之,疲惫与无奈中藏着惊喜,收拾心情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教室设备
设备问题让我无奈。最初尝试设备,投影仪效果非常清晰;真正开始上课后状况频出,突然发现声音或显示故障,甚至严重影响到正常教学。垃圾广告非常严重,干涉孩子们思绪,还会使电脑动弹不了。设备到位,但孩子们缺乏爱护的心,后续维护难度大,很难物尽其用。
基本的现代教育手段都没法保证,垃圾广告都无法清理,教育改革是很难开展的。有意思的是,电脑里有一款专门的教育PPT软件,可以直接搜索到任何课文的PPT,但大多劣质丑陋;搜索界面的历史浏览记录是某课PPT,不免让我想到一幅老师刚到教室,在线搜索PPT准备上课的场景。
今天上课时的我,可以称得上有史以来在讲台上最最绝望无奈的时刻。电脑罢工后已经重新来到新教室,可没想到垃圾广告占据其中,电脑再次卡机。我向孩子们求助,大家各抒己见,却没有人愿意上来操作帮助。我几乎快要哭了,说出了“求求你们”几个字,也依旧无济于事。我知道这背后是孩子们的胆小怯懦,害怕被其他同学嘲笑,需要我们引导大家给予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勇敢迈出第一步。我们看待孩子可以看到问题,但始终要回归到孩子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
主题+
就今天的主题+课程来说,换班级接着上南方建筑课程,还是有不同的发现。年龄大的孩子不敢展现,非举手的讨论才会七嘴八舌。孩子们在参与式中并不喜欢通篇的文字与讲解,只有贴近生活的讲解才能激发参与的兴趣。来自城市的我慢慢发现有着和孩子们不一样的话语体系,他们生活贴近的土语表达我并不知其意,所以在某些环节上不接地气,孩子们表情茫然。主题+中的认知材料可以非官方表述,但需要孩子们自己在观察、动手和思考中去感受并总结,我们给予一定的正向强化与引导。
南方建筑的讲授总结再多,也不及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实践检验所学。也正如传统课程里一般,答案答得再好,也不及真正运用到生活,展现生活智慧。孩子们抓住了建筑们的部分关键特点,还能够自己搜寻大量材料去发挥创造,在小组协作中动手动脑。我们入组志愿者,只需要适度地引导,鼓励孩子们去自己做出泥巴实物。无数次的惊喜,远远超乎我们想象。多希望这份创造力,能够有后来的力量去挖掘。
忘记本质
和孩子们建立关系很简单,首先需要关注。很感动团队的学弟学妹们体察入微,大量分享了自己今天和孩子们交往的细节与感受,还分析了部分孩子的表现与背后心理。在深感欣慰开心的同时,我也怀疑自己是否成为了“老油条”变得慢慢麻木?
新鲜血液们也在提醒我,工作只是常规,而真正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永远都是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以及背后激发的情怀。我可能目前更想要去寻找到教育的本质,而忽略了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才短短两天的相处,就能认真去探讨自己和孩子相处点滴背后孩子的行为及心理成因,我看到了未来教育家的影子。孩子们有一直以来的“调皮王”,需要引入适度的角色担当、竞争,涉及到自己利益与兴趣才能平复他的情绪;有自私写在脸上的孩子,需要少一些满足;有年龄偏大的孩子总是游离之外;有想要参与而不敢迈出第一步的孩子……
我们目前看到的都是十分明显的孩子们,慢慢去接触其背后的教育现实;而我们更不可忘记我们夏令营的初衷,去发现孩子。问题固然不是我们单方面能解决的,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是发现、促进孩子们潜能的增长,去减少一些来自家庭的阻碍,给孩子们更多的闪光机会。
纪律
对于班级纪律而言,我还在摸索,而且越发觉得这并非易事。指令少一点,亲身带头多一点;让孩子们自律多一点,他律少一点。
身上的小点点越发难受。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