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在北大清华和联合国等场合讲的中国文脉,我分五次提纲挈领地重复了一遍遍,得到大家的点赞喜欢。我以为,中国文脉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土壤,也就是这一块祖先打下来的锦绣河山,那么它为何能够长寿,也是我一直思考的话题,重读余先生《中国文化为何长寿》中聆听到了最全面最准确最美妙的音符。
余先生总结出八项指标,是加深理解中国文化,给迷茫的热情指引清晰的方向,让疲惫的心灵放个假,重新整理思绪,朝着既定的文学目标飞翔。
1、体量自觉。
中华文化的摇篮在黄河流域,再加上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的文化领地都标上,那就与其他古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所有发祥地的面积相加还远远比不上咱中华文化,相比之下大了几十倍。
让我们兴奋的是中华文化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生存的环境体量很有感觉,颇为重视。虽然那时交通条件限制,每一个人不可能抵达很多地方,却一直保持着宏观的视野。两千年前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山海经》已经表达了对于文化体量的认知,以至于后来的多数中国文化人不管在何等冷僻狭小的所在,一开口也总是“天下兴亡”、“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可谓气吞山河。这样空间幅度转化成了心理幅度。于是,一个根本上的强大形成了。
人气也是重要方面,从《诗经》中,也已经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浓郁而丰沛的“人气”。几乎所有人都吃苦耐劳、积极谋生、长年不停。加在一起,集体能量无与伦比。
正是这一层层的地域体量和人群体量,把长寿的希望许给了中华文化。
2、自守自安。
“厚土意识”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素质。
世界上有航海文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中国虽然也有不小的草原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核心部位在内河的黄河、长江所灌溉的农耕文明,而且是“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秦始皇还用砖石加固了那道篱笆,叫万里长城。
航海文明游牧文明都非常伟大,但都具有天然的侵略性,他们的马蹄,常常忘了起点在何处,又不知终点在哪里;他们的风帆,也许记得解缆于此岸,却不知何方是彼岸。
在此宕开一句:
2005年余秋雨先生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讲到中国航海家郑和。
他说:郑和先于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到达世界上很多地方,却从来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占取当地土地的念头。从郑和到每一个水手都没有,而且在心底里都没有。这就最好地证明,中国文化没有外侵和远征的基因。
因此,中华文化不外侵不远征的基因,成了它不被毁灭的保证。
内战打来打去,都是争夺中华文化的主宰权,而不是毁灭中华文化。
3、力求统一。
大体量,最容易分裂。然而,统一的伟力是历史的主调,远远超过分裂的暴力。
中华文化的长寿,正与此有关。
在此余先生说:分裂有分裂的理由,统一有统一的理由,很难互相说服。而说服他的是德国人马克斯*韦伯。他说,中华文明的生态基础是黄河长江,这两条河流经许多省份,任何一个省份想坑下一个省份,都会轻而易举,所以,仅仅为了治河,也要在同一的政权的统治下,在中文中,统治的“治”和治水的“治”是同一个字,这样,他为政治生态学找到了地理生态学上的理由,而且是难以反驳的理由。
其实,从秦始皇、韩非子、李斯这些古代政治家开始,已经制定了种种规范,把统一当做无法改变的政治生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文字,文字一统一,闹分裂也就缺少了技术上的可能。接着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道路,统一民俗民风等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