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清代道光、光绪年间陆续出土于新泰县境内的杞伯诸器又给杞国地望提供了一个新线索。杞伯诸器存世的目前有二鼎、五簋、一壶、一匜,并分别被上海、武汉和北京的博物馆收藏。以下举一例说明:
如图,杞伯簋铭文内容为:杞伯敏亡作邾曹寶壺,子子孫孫永寶用享,也即某位杞伯为他娶自邾国的曹姓夫人作器。这类随葬器的出土地点说明杞国曾经处于今新泰市境内。不过这并非全部实情,因为还发生了好几件与今新泰有关的其他事情。
1984年新泰市区又出土了多件带有 “淳于公之御戈”、“淳于左造戈” 等字样的武器,此类青铜器明显又指向了春秋时期另一个与夏后氏有关的邦国——淳于国。
按照《经》、《传》的记载:
……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六年春正月,实来……(左传.桓公五年、六年)
此为夏后氏之后淳于国君由于国内不知名的变故而被迫先后流亡曹、鲁等国。由于这一年(前707)连《春秋》也基于其都城 “州” 而称其为 “州公”,所以这里的公应该就是和宋公、周公一类相似的所谓 “王者之后”,也即坐实了其确实为夏后氏苗裔的身份。因此这个淳于国最后建都的位置也即 “州邑” 的位置就应该在今天的新泰市区,而《水经注·汶水》以为其在今安丘、昌乐一带实为误记。
导致淳于国灭亡因素的很复杂,但是至少有两方面比较确定:
首先,考虑到杞伯敏亡诸器也在当地出土,说明淳于国很有可能被同为姒姓的杞国 “鸠占鹊巢” 了,并且杞国至少在当地存在到被淮夷一度攻灭而迁于缘陵(前646),也即杞国建都州邑的时间达到六十年左右(前707-前647)。
其次,由于徐、莒等淮夷诸国被《经》、《传》一致认为是杞国退出淳于国故城的直接推手,那么他们也同样有可能曾经入侵淳于国并导致其灭亡。只不过杞国在随后晋位而成为了诸夏遗孑之中的代表性邦国,所以就利用某个机会进入了淳于国故地并以当地为都城,这也是今天新泰陆续发现了部分与杞国有关墓葬的原因。
迁都缘陵(前645)后的杞国由于地形的障碍而逐渐失去了山东丘陵西麓的领地。这些地方先是一度被淮夷控制,而淮夷逐渐退往东南方之后鲁国又开始占据这些领地,也才有了《传》文记载中僖公二十七年(前633)以及宣公十八年(前591)的所谓两度伐杞,攻打对象其实并非位于鲁中山区东麓缘陵的新杞,而是其留在鲁中盆地的部分故土。
鲁国正式对淳于国和杞国旧都宣示主权是在宣公八年(前601)在此地筑城:
……冬……城平阳,书,时也……(左传.宣公八年)
也即鲁国大约在鲁宣公在位初期占据了旧杞之后将其改名为平阳,并且筑城作为要塞,之后于次年攻灭了附近的淮夷部落根牟。注意此前鲁宣公娶穆姜而成为了齐惠公的女婿,并且连年朝于齐或者出兵助齐国伐莒、莱等东夷国家。作为回馈,齐国允许鲁国占据杞国的故地以作为其之前向齐国割让 “济西之田” 的补偿。
如图,鲁国于杞国东迁之后陆续占据了鲁中山脉西侧其故土州邑并改名为平阳,之后东进攻灭根牟,同时平阳为基地北上占领了原郕国故地,并将其作为了孟氏的封地。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杞国东迁缘陵的具体所在地究竟是哪里。这里就需要考虑战国初期楚灭杞的路线:
如图,目前官方地图中比较常见的错误是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误以为杞国地望在今安丘境内。事实上,由于此地已经位于齐长城之内的齐国腹地,楚国在战国初期并无能力攻入此地并将杞国灭亡,因此楚国后勤所唯一可能支持的北上路径就是沿淮而下,并溯泗、沂北上到达沂水上游、沂山东麓的今沂南、沂源之间一带(绿色北上路线),而杞国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初期所在的缘陵也当在此附近,比地图原图中所示的更为靠西南方向。
杞国故地陆续被鲁国攻占并分别筑为平阳和郕邑(红色东进路线),只有这样杞国在春秋时期才能与鲁国接壤,也才存在 “晋治杞田” 的问题。同样,鲁国东北方向的要塞郕邑也不在原图中的位置,而应该位于今沂源县西侧附近,这样才存在鲁昭公年间晋国一度将郕邑割占给杞国。当然不排除杞国亡于楚之后被迁入长城以北的安丘一代成为齐国邦内的附庸。
综上,杞国在离开故都平阳(今山东新泰)之后被齐桓公迁移至秣陵以南的缘陵,成为齐国南疆的藩属,后于战国初期为楚所攻灭后进一步迁移至齐长城之内的安丘附近(紫色东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