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中,正演绎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矛盾、争吵。父母渴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未来,却往往在严厉与宽容、权威与理解之间徘徊。洪轩,一个来自山西太原的前初中数学老师,曾经是这场战争中的一员。
多年前的一天,他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因为憋尿太久,一放到沙发上就尿湿了。洪轩的怒火瞬间爆发,他想到自己小时候做错事,父亲会狠狠责打他,让他记住教训,他便沿用这个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儿子的屁股上留下红手印。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而他的心也在滴血。那时的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正在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孩子上小学之后,就出现了抠手指、咬手指这种不安定的小动作。
还有两次,班里其他家长过来告状,洪轩不问青红皂白就强迫孩子给对方道歉,孩子被逼无奈道完歉后,委屈地哭了很久很久。而洪轩的妻子情绪也不稳定,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会把自己关进房间,她就用凳子砸儿子的房门,门上全是一个个洞。
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并没有让儿子变得更好,随着年龄增长,儿子越来越封闭、叛逆,在在学习上,也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等问题。“他心里不笃定,静不下来,没有安全感。”洪轩开始反思,想要寻求改变。
2019年,他接触到了扶鹰教育。“刚开始以为是忽悠人的,半推半就学了一段时间,发现真的很有收获。”洪轩对记者说:“在没有学习之前,我和爱人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方法,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尽管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改变并不容易,洪轩也曾有过挣扎和反复。有一次,儿子上网课不专心,直接躺床上了。洪轩一下子有点崩溃,揪住儿子的衣领:“你到底要老子怎么做?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骂完之后,还是没有消气,他又跑到厨房拿了一根擀面杖往孩子身上打,又愤怒地把擀面杖扔在地上摔成两截。事后,他非常自责、后悔,他想起扶鹰课程中的一句话:“从知道到做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转变。”
为了彻底改变自己,洪轩在扶鹰深度浸泡了五年,学习了研修班、实践班、共情营、说话之道等等,还带孩子寒暑假去上了二阶。慢慢地,他改变了原来的教育方式,用更加温和、智慧的方式引导孩子,也学会了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有的时候他一两个礼拜不想去学校,我们不会骂他,我们会想,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也会给他请假,让他休息一段时间,等他有力量了,我们温暖到他了,他就去学校上学了。”洪轩说:“以前如果看到孩子玩手机,肯定会去打骂,然后把手机抢过来,断网、摔手机,但现在我们能接纳了,觉得这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
随着洪轩的改变,他的儿子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他开始自己安排学习,不再需要父母的监督。儿子还主动使用扶小鹰学习英语,已经坚持打卡七百多天了,他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一直保持在90分以上,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洪轩分享道:“扶小鹰这个圈子很好,会鼓励我们一起往前走,如果没有这个圈子,他可能很大程度就放弃了。”
除了学业上的进步,他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强大。他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他人。有一次,他因为对政治老师的穿着打扮感到反感,与老师发生了冲突。但在和爸爸沟通后,他理解了老师是发自内心地为他好,他开始学会转念,重新接纳了老师,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它需要我们的耐心、理解和不断的自我修炼。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他们值得我们用最好的自己去对待。
注:
文中洪轩为化名;
以上内容均通过采访本人获得,经过本人同意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