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旦开窍,孩子就是黑马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话,但经常忘了听孩子的话。其实爱是动态的,需要彼此之间的尊重和沟通,不应该是父母单方面的付出和牺牲。
如同樊登老师说: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一定是方法错了。孩子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父母的模样。你想要孩子成为那匹奔驰在人生赛道上的黑马,就要成为能够引领孩子前进的智者。
1、妈妈一开窍,孩子更优秀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从当了妈妈,生活就一路伴随着焦虑:然而,父母焦虑之下的养娃,不仅无用还会给孩子带来一种不安全感。他们在孩子耳边絮絮叨叨自己的焦虑,以为可以激励孩子,实际是在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严格要求,而是需要理解和引导。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他们才能茁壮成长。在亲子关系中,当妈妈不再执着改变孩子,拥有稳定的内核时,孩子更能找准人生的位置去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2、爱是顺应其性,非随我愿
有一次参加育儿讲座,台上老师提起一个问题:年轻人最怕父母说什么?台下一位同学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鸣:父母说为你好。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让他们羽翼丰满,而非用爱捆绑住孩子为你所用。
其实,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爱在一个孩子身上具有能量作用的只有一种,那就让孩子变得更独立,更强大。
胡适先生曾说:我养育你,只不过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质,并非恩情。所以你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谢谢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力,他们不是父母的翻版,而是拥有自己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独立个体。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顺应其性,非随我愿;是期待他们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地方,而非困在身边,为我所用。
3、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父母就要什么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对孩子教导的时候才是教育。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是在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是孩子品行的来源,不要对孩子抱有什么期望,不要把自己的欲望加在孩子身上。
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就自己先读书;想让孩子礼貌待人,就自己学会尊重别人。父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引导他们向目标努力。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人,父母就应该充满能量,积极鼓励孩子探索知识,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这样,孩子才能在我们的影响下成为我们期望的人。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每一位父母都是探索者。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调整心态,用爱和理解去包容他们。
有时候孩子调皮、好动、自律,都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只要父母保持平和的心态,用智慧和耐心去指引他们,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育儿是一场修行,更是一段爱的旅程,让我们用平和的心态,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