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师培训活动
1.集中研修
培训结束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反复翻阅培训笔记,专家们精彩的讲座和点评不时浮现眼前。通过培训,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这次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师父程黎、马娜和张凤仙几位中原名师的报告,领略了她们的专业风采。术业有专攻,她们的报告就像一场盛宴,解决了我在微课、课题等方面长期困扰的困惑,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深深的感染着我。
特别是师父的《如何有效地讲课和评课》学术报告非常实用,贴近实际教学,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还有我们的省教研员杨蕙茹老师的敬业精神更令人感动,在会议前对我们每一位培育对象的课题立项申报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并做了课件,对每一个人的优缺点都一一做了批注,又不辞辛苦对每一个人的立项书进行了详实的点评,并针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点评。之前,我对怎样写参考文献这部分始终存在困惑,思路不是特别清晰,这次听了杨老师的指点,心中对于怎样做课题顿时豁然开朗。
从以上几位领导和专家的身上,能真切的感受到她们对教育深情的热爱,身上所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的精神,让我崇拜至极。
与专家们相比,自己很是惭愧。本是该努力奋斗的年龄却最缺少他们的拼搏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教育现状,我愈发感觉自己专业知识的浅薄,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成长的路还很长。
2.读书分享
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我有幸作为代表参与了读书活动。分享的题目是《幸福就在你身边》,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以前的自己没有总结和写作的习惯,很多时候写作灵感犹如昙花一现,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在师父的勉励下,我从不爱读书到爱上阅读,从懒于动笔到现在勤于反思,我的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就像程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可能会走的很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我愿向各位成员学之,互助共勉之。
两位专家的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我被她们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所折服,她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做学问要踏踏实实,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的道理,她们做事的认真、研究的细致、做人的谦逊和人格的魅力更令人感动,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她们对教育深情的热爱,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的精神,不禁让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名师和大家!
3.微课展示
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研读课标,反复修改课件和讲稿,经过这次微课展示准备,我本人对课标和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性也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
4.网络教研
这一年,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组织并参与了12次网络教研,我本人主讲了一期《雾霾小专题》,从选题、整合资料、做课件到展示交流,修改了好几遍,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专业上的追求,对于精益求精是永无止境的。
二、做好服务工作
也许是有着培养对象和工作室核心成员的双重身份,不仅要认真完成各项研修任务,而且还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所以自己更倍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本人在小伙伴们面前,争取带好头,勇于承担各项工作,本着为大家服务的思想,争取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
三、浅谈个人感受
1.感恩师父的一路引领
学然后知不足。有师父一路引领,我会更加珍惜每一次向师父学习的机会,同时,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2.感谢搭建的成长平台
在此,再次感谢上级领导和程老师给我们搭建的这个学习平台,所有培育对象大家可以集聚一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每一位培育对象和成员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虽然短短一年的研修,但我们收获颇丰,大家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充实,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非常感谢每次交流时,各位同仁的指导和无私分享,本人获益匪浅。
3.感激工作室团队合作
可以说,每次研修活动的举行,都离不开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辛苦付出,大家相互配合,团结互助,才取得了每一次活动的顺利举行,再次感谢各位小伙伴对我理解和支持。
4.感动专家的敬业精神
听了中原名师和专家们深刻独到、各具特色的学术讲座,从讲课到评课,从课题立项到结题,从研究性学习到校本课程开发,从高考小专题到备考策略,从学术前沿到学考改革等,这些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会铭记在心,时刻鞭策自己,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2017年的培训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这并不代表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我愿继续坚持以工作室发展为己任,勤恳踏实的工作,与工作室的伙伴们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为工作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
“路漫漫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成长路上,我愿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向名位名师和骨干的学习,取长补短,进行内化,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5.三板教学
对三板教学的关注,最初是受程老师出色的“中国和世界”板图的熏陶,心里曾想,自己要是能像师父一样,短短几十秒挥洒自如一笔画下来,那该有多潇洒啊!
回顾每届全省优质课大赛,都有老师因三板而出彩。2013年在平顶山一高,开封高中的孙彩霞老师讲《工业地域的形成》,2015年在郑州省实验中学、程老师讲《山地的形成》画的中国地图及平时讲课画的世界地图,还有2017年在焦作武陟一中,郑州47中杨梦茹老师在讲《海水运动》时画的世界地图,再一次深深的震撼了我,刚毕业还那么年轻的教师都能挤时间练习,而自己已经工作十几年,还在无数次的给自己找不练习的理由,真是感到无地自容!
回想每次假期,无数次定计划,无数次的落空。曾买来了透明的临摹纸,上网下载了宋济平老师的全套“三板教学视频”和讲解画法和分解步骤的文章,每次都心想着一定要熟练画中国和世界地图。计划很好,最终还是没有落实就半途夭折了。真是应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啊!究其原因,还是惰性太大,恒心不够。
最近在听一次专家讲座时,又再次强调教师基本功特别是传统三板教学的重要性,又再次被触动。书上很多教学专家和名师撰记,无不谈到都有自己的绝活或特长,而自己各方面都有尝试,但没有深入研究。细想师父教诲的很有道理,研究杂而乱不如精而细,方更能出成果。
幡然醒悟,幸好还不算晚。
昨天认真的看完了《简易三板教学》这本书,收获很大,虽然版本陈旧与目前新课标教材体系不一致,但基本知识还是相通的。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印象才能更深刻,同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从中也懂得,自己需要加强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成长的路还很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今天制定如下切实可行的计划,不奢望能有多大的改变,只希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能够切实完成这些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