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个家,在山沟沟里,那里的人质朴但不善良。那里的生活简单却不快乐。
三姨出了意外,妈妈再也坚持不住了,每次看到那条小路,她都忍不住腿软,哭泣。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山沟沟里的第一个家。
我们来到县城,我开心极了。那是个三合院,四间房。我们一家六口住一间。院子里有一口井,井口有个压水机。这便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哦,对了,我们的房间紧挨着厕所,遇到清理厕所的日子,我们的房间会成为第二个厕所,那味道极其酸爽。
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有妈妈在,我就很开心。
后来,妈妈忙事业,把我送进了私立中学。我们搬了很多次房子,也丢了很多东西。终于,我们在县城贷款买了房。我是开心的,但是却不快乐。
开心是因为,我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房间。(虽然,我和两个姐姐还是睡一张床)。这样我便很满足。
可是我并不快乐,因为每次放假回家,家里都没有妈妈做好的饭,晒好的被子。甚至都会没有妈妈,因为妈妈在忙。
所以,什么是家?我的家在哪?
后来,我和朋友看到了一个电影,它叫《何以为家》。我深深感触电影所表达的那种孩童心理上的流浪感。在敏感小孩儿眼里,睡醒第一眼没有看到妈妈,就会以为妈妈不爱自己。
小孩儿终会长大,我终于工作了,自己租了房。我好开心。这是我自己的家,我买了好多东西去装饰它。因为房子是租的,生活不是。
可是,我的家,我才刚刚收拾好,整理好心情独自生活,打算养只小猫。学着做个“梦里”的“妈妈”。这样家才算完整。公司倒闭,工作没了,我为自己搭建的“城堡”塌陷了。
就这样,我回到了县城。打算住回有妈妈的家。想着家里的灯总会亮着。
“砰砰砰”,我打开房门,发现房子空了,所有人都不见了。原来,从我上大学那年开始,妈妈做的生意就出了问题。房子卖了,还账了。原来,妈妈一直在努力的为我们搭建“城堡”。只不过它不是混凝土的,是玻璃的。
我真的不知道,家在哪儿?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吗?我想要找到答案,所以,我离开妈妈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