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钟杰老师如何和谈恋爱学生说话——读《班主任如何说话,学生才愿意听》有感

最近在何蕊老师的拆书群,群里书友们每天都发思维导图,发拆书感想,我有听课,但是都没记录,赶紧也发一篇吧。

读完钟杰老师关于如何与恋爱学生谈话的内容,内心深受触动,也引发了诸多反思。何蕊老师拆书时,强调我们要有反思意识,说同样碰到这个事情,自己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然后看钟杰老师怎么做怎么说,要多反思。

钟杰老师看到学生恋爱先分享了自己小学时的感情经历,那是一段青涩且纯真的懵懂爱恋。他对那个长得好看又成绩优秀的男生心生好感,将注意力全倾注其上,甚至因对方的举动而心绪不宁。而偶然的重逢,让他意识到这份感情已悄然消逝。

我以前碰到这个事,一般先说几个因为谈恋爱影响学习影响生活的例子,然后教导学生正确的时间里要做正确的事情。恋爱这种强烈的感情对高中生来说不适合。

而钟杰老师的做法让我深刻认识到,青春期的情感是自然的,不必为此过度焦虑或自责,而应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从中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接下来钟杰老师给出的与女生沟通的四句话,堪称教育智慧的结晶,每一句都饱含深意且极具实用性。

1.“我很开心,你能喜欢异性,说明你身心发育很健康,性取向很正常。”这句话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学生因情感萌动而可能略显迷茫的内心。

它以接纳和肯定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消除因这种情感而产生的不安、困惑与羞耻感,让他们能够以更坦然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平常我真的说不出来这句话,看到一个优秀女生和一个普通男生谈恋爱,更多想说“你眼睛瞎了,怎么看上他了?我好难过。”当然只是心里说。

2.“我很骄傲,有男孩喜欢你,说明你很优秀,也能展示你的优秀,希望你永远优秀!”这不仅是对学生魅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自信心的有力提振。

它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即优秀是吸引他人的重要因素。同时,鼓励学生持续展现优秀,激励她们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将这份被喜欢的喜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平时我可能更多地会说:“今天我们班被点名批评了,公众场合,你们搂搂抱抱成何体统,请你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别让班级丢脸自己丢脸。”

3.“我很放心,你喜欢男孩,说明你学会了欣赏男孩的优点,希望你眼界可以更开阔一点,思维更理性一些,找到适合你的男孩。”此句引导学生将对异性优点的欣赏转化为一种理性的认知。

它提醒学生,在青春期的情感世界里,不应局限于单一的视角,而要拓宽眼界,培养理性思维,学会全面、客观地去认识他人,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避免陷入盲目或不成熟的情感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

平时我们可能会说,女孩子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男孩要爱护女孩,不要搞出什么事情来不好收拾。

4.“不管哪个年龄的男女情感,其实都是相互吸引的结果。根据吸引力法则,你只有优秀,才能吸引优秀的男孩。因此,不论多么喜欢对方,都不要迷失你自己,而是要努力地把自己变成有价值的人!”这句话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学生在青春期情感中的自我坚守之门。它点明了感情的本质是相互吸引,而吸引力的源泉在于自身的优秀。同时,告诫学生在面对感情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我成长与价值提升上,而不是在盲目的情感追逐中迷失方向。

这句话我们最可能会说,但我们更多的是带走威胁成分,如果两个人成绩都很优秀,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一个退步很大,那么说明恋爱不适合你们,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吧。

钟杰老师这四句话充满肯定和赞美,这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奖励四颗糖的经典故事。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正要用砖头砸同学,便及时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见那男生早已等候在那里,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比我先到。”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当男生正惊讶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男生感动得哭了,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颗糖:“为你能正确认识错误,再奖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没有一开始就严厉斥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用四颗糖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在温暖和感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与钟杰老师对待学生青春期情感问题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是以尊重、理解和关爱为出发点,用温和且富有智慧的语言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反思自己以往对待学生恋爱问题的做法,实在是过于粗暴简单。当得知学生有恋爱倾向或正在恋爱时,特别是有亲密行为还被年段批评时,我往往试图以强硬的手段迅速切断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可能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我忽略了学生青春期的特殊情感需求,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尊重和引导。其实,学生在这个阶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是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禁止和斥责,而是一个能够倾诉、交流和获得正确指引的渠道。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和灵魂的启迪。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努力向钟杰老师和陶行知先生学习,用爱和智慧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当遇到学生的情感问题时,我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然后,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像钟杰老师那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情感,让他们明白青春的美好不仅在于爱情的萌动,更在于对梦想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的提升。

同时,我也会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做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在学生犯错时,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自我成长。我相信,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去浇灌,用智慧去引导,才能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在青春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钟杰老师的做法让我明白,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以更加温和、理解和智慧的方式去面对学生的青春期情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