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集】烧碳记

                旅游学院21地本吴昌杰

小时候父母因为生计外出打工,所以我是跟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所以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甚至超过了对爸爸妈妈的感情。我记得得最深的就是小时候跟爷爷去烧炭了。

大概在初中的时候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和我爷爷去烧炭,在周一到周五这段时间爷爷都是先把要烧的木头准备好,然后我周末从上初中的县城回来之后。周六的早上爷爷就会早早的叫我起床,我们俩简单吃了面条之后,带上我家的狗,我们就出发了。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才到我们要烧炭的地方了,我们先把带来的东西放下,然后爷爷就拿起锄头去打开炭窑。爷爷的炭窑打在倾斜的坡上。炭要由三部分组成,在最底下的是用来烧火的引火口,中间的是用来装木材的圆形的像蒙古包一样的用土筑成的窑,窑的上面还有一个从地下上来的烟囱。爷爷进去之后就把已经冷却了的木炭递给我,我再把木炭放到地上,不是简简单单的放,而是还有分类,把成形好一点的放到一边,这些要拿去街上卖,把没成形的放到一边,这些是我家自己在冬天烧的。我们把窑里面烧好的炭拿出来之后。

爷爷简单清理窑里面烧炭留下的过多的灰烬之后,我就把爷爷前几天锯好的木头递给爷爷,爷爷锯的木头总是一样长的。爷爷就把木头放到炭窑里面,木头是竖着放的,因为爷爷说这样可以多放一点,把大一点的放到离烟囱近一点的地方。小一点的木头就放在离引火口近一点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燃烧得更完整一点。我们放好木头之后,爷爷再把进出口封好。然后我们就到下面的引火口烧火,往往要五六个小时才不用添柴火了。在这期间我们还会把带来的糍粑放到一边,等糍粑变软了我们爷孙就一起吃。就这样,天快黑时爷爷还会去砍一担柴来。天黑之后我们就伴着月光回家了。到了第二天的时候爷爷再来把烟囱和引火口也用泥土封上,过了四五天才能打开炭窑把炭取出来。

写此记念儿时和爷爷烧炭的日子,记念我慈祥的爷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南方的冬来得迟,但还是来了。 迟来的冬,阴冷潮湿,连西北汉子都受不了。它直入心底,渗透每个空间,让人无处可逃。 北...
    月儿上山了阅读 7,013评论 42 42
  • 刚刚看了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陷入沉思:“大部分的大人都忘记了童年,只有很少的人还记得童年的模样。...
    幽语漫蓝阅读 3,701评论 3 4
  • 凯里市清江苗寨的两个自然寨坐落在一条峡谷的东西两岸,自南朝北的丹寨南皋河从峡谷蜿蜒而过,形成了幽静的天然环境,坐拥...
    黔东南身边事阅读 1,482评论 0 0
  • 燃料的技术进步历程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中,作为燃料的柴火排在第一...
    许秀江智库的平方阅读 5,896评论 0 0
  • 放山是江村的调侃话儿,但凡遇着人要进山的,砍柴、伐木、打猎或者其他什么,都会笑着招呼一句“放山去咧?” 这年的冬天...
    谦欢阅读 1,625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