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提起来拖延症,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是和它有关系的,并且好像还是一直困扰自己的一个千古难题,试了很多方法最终也没有战胜这个顽强的小怪兽。接下来这个方法,就带你进入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拖延,只有自己想做一个事情时就直接开始行动去做了,并且这个方法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只需要5秒就能完成
这就是出现在ted演讲中的5秒法则,很多人通过这个方法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它可以用在改善我们的健康,提高效率,终结拖延症等等各个方面。这个神奇的5秒法则就是倒数5个数在心里默念5.4.3.2.1再加上接下来的行动,就是这么简单,可能我们会有怀疑,就只是这样吗,这有效果吗。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当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女孩想要过去搭讪的时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很可能就是出现这样的想法,我现在这个状态好吗,今天的发型帅吗,她会不会拒绝我,如果拒绝我的话会不会很没有面子等等等等。这一系列大脑的感受,就是阻碍我们行动的罪魁祸首,接下来很可能就是,唉,要不就算了,下次再说吧,下次我一定会勇敢的冲过去,然而到了下次很可能还是没有行动。然后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自己脑海中演示了一遍,什么都没有改变,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而用了5秒法则以后,上面的场景很可能就变成,呀,对面的女孩真漂亮,我要去认识她,开始倒数,5.4.3.2.1直接就走过去了,可能搭讪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没关系,自己行动了,也就没有遗憾,还有下次,下次我还是会去行动,可能下次就成功了呢。所以,知道的再多想的再多,没有行动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我们也能很容易的比较出以上两个场景都有想要搭讪的需求,和后来行动与否的结果,区别是在中间的环节,很可能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第一种,有了需求以后就开始考虑,有各种想法冒出来,这样很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行动,而第二种就是我们现在要去尝试的5秒法则,有了需求之后开始倒数5.4.3.2.1开始去行动就好,这样的结果往往就会很容易开启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呢,运用倒数5秒,很好的屏蔽了自己的感受,其实有了需求,直接行动这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中间有感受产生,并且感受往往阻止着我们的行动。5秒法则会屏蔽掉感受,把中间的复杂过程简单化,之前我们也说过,开始某一项事情之前往往是开始启动的时候是最困难的,只要启动以后,接下来的行动就会有惯性就会容易的多。比如想要早起,闹钟响了,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掀起被子开始起床,可是会不自觉的想,啊,昨天睡得有点晚,现在还有时间,这么冷的天,我为什么不再躺一会,昨天为什么会有这个早起的想法呢,算了,还是再睡一会,明天再早起吧。相信我们对这个场景都不陌生。使用5秒法则以后,就是闹钟响了以后立刻5.4.3.2.1掀开被子起床,这样自己还来不及痛苦挣扎,就已经穿好衣服了,这样早起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行动起来吧,想要跑步,5.4.3.2.1立刻走出家门,想要看书5.4.3.2.1起身立刻拿起书本翻开,想要节食,感觉自己吃好了得时候,5.4.3.2.1立即放下筷子,把剩下的食物打包,想要问一个前辈问题,5.4.3.2.1直接走向他开口就好,等等等等很多场景我们都可以用5秒法则,只要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感到困难和犹豫的时候,都可以使用,开始行动起来吧,它会帮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