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总结↵
本月的训练中,大班的孩子以半场突破与各种运球为主,增加孩子的个人进攻能力,结合突破起始脚步,结合运球上篮,适当增加对抗比例,争取确保每节课都有对抗项目。在训练中,大部分孩子可以跟着教练的思路,严格要求自己,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进攻的起始部分,脚步扎实,持球稳定,没有走步或者慌乱情况。但目前孩子们出现最大的问题在于重心过高,腿部力量不足,蹬地发力不够,所以导致一些动作在启动时无法摆脱防守人,后续动作连接不畅。其次是运球抬头的问题,这在我们后续的训练当中也将作为重点关注提醒。
中班的孩子由于出勤率高低不同,执行上月计划并没有非常到位,在突破起始脚步,交叉步与顺步的统一化上,有些孩子学会了,有些孩子没学会,学会的孩子水平也参差不齐, 并不够扎实。下月我们会依据孩子情况,适当在上月计划和下月计划中结合进行。
小班的孩子除了原地运球之外,增加了三步上篮的步伐训练, 孩子们的反馈非常好, 基本两三趟课以后,左右手都可以熟练的迈步, 用对手,迈对脚,并且逐渐与行进间的运球相结合,进步非常快。
二、下月计划↵
在下月的训练中,大班的孩子会增加二打二的训练,以掩护突破分球为起始,以无防守的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有防守的对抗,锻炼孩子们的个人突破能力,以及运传球结合的能力,在对抗中处理球的方式方法也需要逐渐积累经验。
中班原本要在突破起始脚步后要开始进行半场突破衔接上篮的训练, 但由于本月出勤情况不太好,训练计划执行不到位,下月我们会即有起始脚步的加强,也有衔接上篮的练习, 根据孩子们的接受情况调整训练科目占比。
小班的孩子会开展行进间运球和上篮的结合,同时强调重心,开始锻炼弯腿弯腰的突破前期动作, 希望出勤率不高的宝贝们要安排好时间不要落课。
三、个人总结↵
天天在他自己的脚步中逐渐长大,印象中他一直是那个有点婴儿肥,笑起来牙一嘴小虫牙的宝宝。但有一次自从他两周多没来上课,再一来,我突然发现他有了腰身,不再像小时候就一坨坨小肉。上课的时候,有了些跃跃欲试的冲动,想往前打头做,想得到教练的关注,多了许多表现的欲望,想把自己能力展现出来的感觉。这真让人欣喜不是吗! 当孩子有了自我驱动力,自我表现力的时候,他学习的时候根本不用我们多担心, 只要跟着他的脚步,陪伴他就好。开学就要上二年级了, 不是小豆包了,在小班里也是哥哥了,希望天天哥哥保持出勤,多多上课,更加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月亮确实是个有想法的小姑娘,不光感想,也敢表达,敢于行动,教练非常非常佩服她这点。她不胆怯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愿,不卑不亢,不惊不喜,清晰且坚定。在训练中,她总是能很快学会新的动作,从不让教练操心,也能很好的跟随队伍,适应任何环境, 内心强大。但教练想跟月亮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有太多太多的梦想可以去追求,有时候我们会随着年龄的长大,眼界的开阔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追求更远大的梦想,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来丈量这个世界, 也丈量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丈量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困难, 你真正需要的是时间和坚持,或许前方的目标不是最终最适合你的,但这个你努力的过程,是任何目标改变不了的,它仅仅代表你的当下, 代表你对任何一个目标的态度,而当你把这个态度踏踏实实摆正之后,任何目标对你来说都只剩下时间而已。或许现在教练说的这番话,你听不太懂,没关系, 希望将来你长大的某一天,遇见了走不下去的路时,回头看看在你“娃娃脸”时教练对你的总结,会有点帮助。
说刘书铭是我们队最聪明的小姑娘都不为过,她的小脑瓜转得太快了,所有的新动作,她只需要听一遍就好,教练对她提出的问题,只要她用心,分分钟就能改过来。并且她的聪明不光体现在头脑层面,她能把头脑接受到的讯息非常快地落实在身体层面,这种向下生长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也特别关键,所以对刘书铭,我从来都不过多担心她什么东西不会。我担心的是她什么东西不够好。她学得快,做得也快,但是就因为太快了,很多细节注意不到, 也感受不到, 一个训练科目最开始学会的是她,到了最后收尾阶段教练纠正动作最多的也是她。希望刘书铭能更加踏实下来,上课的时候,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她的能力,在篮球场上举一反三一点都不难,更何况只是把教练要求的细节做到呢。加油刘书铭,你一定行!
淘淘这个假期经历了从中班到大班的过渡,其实说实话,从技术层面,他还稍稍有些欠缺,应该再在中班沉淀沉淀,稳定一下,多打打基础。但考虑到他的年龄,我总觉得,我们可以给他一些压力了,让他承受一些稍稍超出他范围的东西,去逼他一逼。还记得刚开始来来回回在大班中班过渡的时候,淘淘上课愁容满面,浑身汗毛都透着紧张,第一堂突破脚步动作做得更是让人不忍直视。但慢慢地,我突然在有一天上课时发现他的脚步会了, 不光脚步会了, 看他上课的状态也轻松了不少,不再愁眉苦脸或者抱怨动作多难,反而多了几分专注与自信。我观察了他好几个回合,他都没有发现我再看他, 因为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训练科目上,别说我了, 估计那会场地外面的什么他都看不见。这多好不是吗,这才是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能力的一种。
最后想多说说李文君,这个目前我所有孩子里第一个称之为“队员”的。还记刚当教练那会我在朋友的俱乐部帮忙,他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又瘦又小,淘气得不行,但是球运得极好,一看就像练过些时日的孩子,当时对他印象很深。时隔几年,在九小重建,他依然是那个瘦瘦小小的样子。在组建逐梦篮球队的时候我得以看到他的球技,说句打击人的话,跟他小时候没什么差别……于是乎我们耐着性子在校队一点一点重新学习, 慢慢地他也会来俱乐部训练。在这整个整个过程中,我看着李文君一点点的变化,他的活力无限,他的热情洋溢,他的毫不遮掩,他的没心没肺……刚组建校队时他的训练是你说一我做二,并且这个二不是他没有听,是他真的认真听了之后做出来的二,为什么呢?因为他只听了一半……就针对他这个问题,我训过骂过也哄过, 无奈人家一脸自信依旧我行我素。我觉得这也是导致他之前几年的篮球训练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真正有改善的时候是校队淘汰选拔他差点没被淘汰,让他突然有了警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那会光是意识到了, 却没有行动起来, 他知道自己好像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优秀,但一到训练,他总会忍不住和好朋友嘻嘻哈哈,给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也就是在最近半年左右,他开始有了一点“清晰”的感觉,会在教练讲动作时听到最后,跟好朋友聊天的次数也少了, 排队的时候会自己比划比划之前的动作,或者认真观察队友,有时候还会热心帮助没他做的好的同学。他不是天翻地覆地变化,却在一点点的让人感受到他的努力。暑假时开始加入俱乐部,他好像从此打开了一番新天地,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在重复的动作和训练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专注,也越来越熟练每一个科目。这种掌控感让他又成为了之前那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小伙子,只不过这次,是符合现实的自我感觉。并且随着对他训练的细节纠正,他的脚步更加扎实,动作更加规范,相信加上他无限的积极性,以后在球场上会另有一番天地。对于李文君,教练有太多的事情想交代,太多的话想说,希望他能更加踏实地投入训练,剩下的话,我们球场上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