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 周一
早上进行升国旗仪式,今天的升国旗仪式跟之前相同。 国旗下讲话倡导全校学生学雷锋,主题为“爱心为底色,塑造好品格”。学生在国旗下进行风采展示,展示主题为“把未来点亮”。值周行政总结上周情况。
下午依旧是全体教师例会:周校、温主任、何校、赖校相继发言。
周校点评董主任上周为学校做讲座,为董主任颁发证书;总结上周与教学有关事项;提醒全体教师不能碰红线。
温主任讲最近全国某地出现的欺凌事件。
何校讲校园安全和值日工作,倡导全校老师“构建人的命运共同体 ,安全责任的共同体”。
赖校长传达区教育局安全工作会议,再讲学校安全工作。
3月26日 周二
早操期间,温主任给全校同学讲微课:言词的力量 。建议全校同学“多给同伴支持与鼓励,用温和的语句去解决冲突 ”“用行动改变 ,让完美与鼓励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中午回家休息,开始读新书《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一封信》(里尔克),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有一天读了李政涛老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这本书,于是我当即把这本书买下来。
把这本新书发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又开启了一本新书的阅读,上本书(《了不起的我》)的读后感还没写完。我曾想等写完读后感再读新的书吧。但我终究抵不过这本书的诱惑,于是,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一老同学留言,他两年前已读过这本书。顿觉有了知音,也是一种鼓励。
下午,新一轮语文新基础研讨课。
课间改孩子们的漂流日记 。
下班后,晚上陪两个孩子在二楼平台玩。碰到我班的一个女孩和她的妹妹!她的父母也在。她的妹妹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特别爱笑又不轻浮,特别活泼又有礼貌,特别会表达又不骄傲。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于是,我陪四五个孩子玩游戏 ,这个女孩的妈妈也加入进来了。我们玩丢手绢时玩得特别开心。
3月27日 周三
今天的早操是安全办陈主任给全校同学上微课,讲“食品安全”。
这是特别的一天,因为漂流日记,我非常开心。我在微信朋友圈把孩子们写的漂流日记发出来,又写上一句话:“只要做起来,就会有奇迹。”没想到,朋友圈里好几个朋友看到了都觉得不错,纷纷求买漂流日记的链接方式。包括老大的语文老师。我一一回复。
我又在微信里写下这些文字(只自己看得到):
只要做起来,就会有奇迹。
我的点评,家长的点评,将会出现的孩子的点评。
通过写漂流日记,我们连接在一起。
通过读漂流日记,我们发现彼此的优点。
通过读漂流日记,我们也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
这将会成为班级一本本神奇的日记书。
我要努力把它们经营成我们大家一起写的班级书。
今天在课堂上点评然然的一篇日记,孩子们瞬间七嘴八舌,写作素材奔涌而出,估计明天的漂流日记里会有多篇“我的第一次”………
随后,我在简书里记录了下面的文字:
“漂流日记给我的欢喜和灵感:
漂流日记可以连接家长、老师和孩子;
漂流日记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可以提醒孩子积累素材;
漂流日记,也许可以用到家庭里进行交流,写家庭日记;
漂流日记也许可以写成一本本由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写成的班级日记。
漂流日记里家长、孩子都可以自由表达、倾诉、相互鼓励。
还可以鼓励孩子在漂流日记里编独特的故事。
给女儿买一个漂流日记本,求其他同学点评。(尝试)”
下午下班后,在接老大的路上,我的心里依旧是满满的欢喜,我意识到:今天的漂流日记把课堂推向一个小小的高潮。同时,漂流日记也开始被朋友圈的朋友们关注到。我认识到在日记里孩子们开始相互点评 ,这是好的开端。写漂流日记,坚持是关键。
接老大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聊起班上某个女孩想跟她做朋友,说不想跟另一个小朋友玩。我耐心听了她长长的叙说。
晚上我又带两娃去二楼平台玩,我本来想跟孩子爸去河边散步。但两个孩子都眼巴巴地看着我,尤其是老大,露出乞求的眼神说:“妈妈,我想让你陪着我。”我只好留下来陪着他俩。
3月28日 周四 看午休
课堂上,我点评了然然小朋友写的关于上厕所的漂流日记。我把这篇日记发在了朋友圈,引发了好几个朋友的留言,有一个朋友在留言中这样夸奖明明小朋友:“优秀!欣赏孩子爱思考、很懂得找方法、懂得求助、内心强大哦!”
我发现,同样一篇漂流日记,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
课堂上,我依旧使用刮刮乐乐组织课堂。我意识到刮刮乐的内容可以扩展。我可以利用刮刮乐把孩子导向交往、运动、阅读和干家务活,如做饼给邻居,主动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等。
下午,我非常努力,在办公室给珂珂小朋友补课两节。珂珂小朋友的学习态度需要矫正。我盯着他订正错别字,面批作文,提醒他写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3月29日 周五
清晨,我打开微信,发现班上一宝妈做了一个抖音,配上文字:弟弟的语文老师不愧是华东师大的研究生,对于提高孩子们学习和写作积极性真的有一套!发放阅读存折,发放摘抄本,各种神奇的小礼物小奖品,各种有趣的刮刮乐,现在出现了漂流日记……每篇日记面批,每篇作文面批。每份作业也都会认真批阅写评语,为了避免伤害孩子们自尊,没完成好的都是用代号展示!家长们自己认领,其他人不知道都有谁奖励就是实名制,让家长回去适时鼓励和奖励!孩子们学习和写作热情都提升了,我家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弟弟,都开始期待漂流日记本了,让我很是惊喜!
我把她的视频转载到微信朋友圈。引来一众点赞。她的视频记录给了我很大鼓舞。
完成一篇约稿,交给曾老师,在公众号上给谷里开白。
这几天在听魏智渊老师讲课。孩子爸也有听,他觉得魏老师讲得不错。魏老师从如何阅读讲到如何写作。他认为就算是经典著作,有些书也没必要细读,他告诉我们要学会“提炼观点”,学会“拆书”……他主要讲写作框架,讲写作要模仿……
早操时,发现班上有六个孩子没去做操。 他们多半是偷懒,因为做操运动量很大。我批评了他们。早操后,校医给全校学生讲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一点都不温柔,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
课堂上,我用刮刮乐调控课堂,但总是有几个孩子对刮刮乐不感兴趣,依旧在课堂上顽皮。
小红在课堂上跟前面的同学弄出很大的动静,我多次提醒他,他也无动于衷。今天的课堂是躁动的。
下午,午读,第一节八班的道法课。今天我没带刮刮乐去。课堂也很躁动。在班上读了四班的一篇日记,小静了一会儿。
晚饭前跟老大聊天。我看到了老大的一些不足。我又有点“应该思维”。“不接纳”的想法又冒出来了。幸好,我的唠叨适可而止了。
晚饭后 ,我经历了这学期最糟糕的心情。 我对两娃发了脾气,语气很不温柔,我压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事后我又后悔,觉得对不起他们,觉得这对老大老二的性格会有不良影响。
我糟糕的心情延续了几个小时。从傍晚六点左右到晚上十点左右。这四个小时我经历了一件特别倒霉的事:我六点多去某医院(离家较远,据说更好),想提前给两娃挂号,结果被告知不行。只好回家吃晚饭,吃完饭后,带两娃急忙跑去某医院,也挂了号,也看了医生。结果八点多看医生时,被告知:这个检查我们医院做不了,附近另一个医院好像可以做。我当场气得就大声抱怨,想发火。
无奈,只好一家人赶紧跑去另一个医院(离家近)。挂了号,前面人不少。等到快十点了两个娃才看上医生。依旧是满腔怒火,满腹牢骚,不停地抱怨。在医院呆了十分钟左右,做了必要的检查,赶紧回家,才结束这难熬的心情极度糟糕的四个小时。
本周感悟:
1.有些抱怨和生气是有理由的。有时,我们不要轻易去反感那个爱抱怨和生气的人。
周五,我六点多去某医院(离家远)挂急诊号,结果被告诉看病人没来不能提前挂急诊,晚饭后,一家人再去挂号看医生,结果医生又告诉我这个检测医院不能做。我们只好冒着毛毛细雨来到另一医院(离家更近),这医院人很多,等到十点才看到医生,中途下大雨,结果孩子抽血找不到地方,某项检查要三个工作日才知道结果。
2.选择比其他的一切都重要。如果我不选择去某医院,看病烦恼就会少很多,某医院又远又看不了病。耽误了我挂号时间。整整四个小时和糟糕的心情 ,搞得我再也不想去某医院看医生了 ,因为我总结了下,去那里看医生一次比一次失望。
3.有什么事要表达出来。这周我会不断地把与漂流日记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也会把我喝各种花茶调理身体的事跟办公室同事分享,还会把我搜到的备课资料与级组伙伴分享。我发现:只要分享,就会得到回应。我分享,我得到回应,从回应中感受到与他人链接的幸福。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敢于分享、乐于分享呢?他有一颗自信成熟的心。
4.这周好像在坐过山车。经历了大幸福大烦躁。前面四天我都是无比宁静和幸福的。甚至,因为孩子们读孩子们的漂流日记,得到家长的认可,我经历了非常大的幸福,心里是满满的对教育教学的激情。而周五,白天课堂的热闹、我的烦躁,这种糟糕的状态和心情一直延续到家里,延续带娃看医生,延续到傍晚十点。
所幸运的是,因为爱写作,因为每写下一个字都会促使我反思。所以,我糟糕的心情止于3月29日晚上十点。一夜香甜的睡眠之后,我又恢复到了那个从容的、宁静的自己。
我不完美,我接纳。因为写作,我清晰地看到我每一天的我是如何过的。今天已是第八周,我将第六周的日记进行增补、删减、修饰,这过程,就好像我在看另一个人的故事。是的,今天的我在看两周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