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总是分心走神,当一天结束时,正事纹丝未动?
做了很多,但生活毫无改变?
很多事情总是难以坚持,最终不了了之?
最近结合自己遇到的一些真实问题,得到了3点启发和思考。这些问题真的是现在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通常很苦恼。希望下面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1. 如何提升专注力,做事时更专心 ?
你是否也有如下习惯?
做事的时候总是想东想西,注意力不集中,一会想起衣服还没洗,一会想起快递还没拿...
微信消息一响,赶紧拿起手机查看;被各种软件推送的消息吸引;点开了微信,顺手点开了小红书,点开了短视频,一刷一个小时过去了,正事还没做呢...
-----------------------
为什么?
1、对与当下在做的事情感觉无聊,想去做有趣的事情;对于当下在做的事情感觉太痛苦,想让自己舒服一些;但奈于身不由己,没有办法去做有趣和舒适的事情,所以只能是肉身还在,但想法已经满天飞了。
2、干扰项太多,注意力没办法集中;桌子上摆放的各种东西,手机里弹出的各种消息,身边人的各种打扰,都会影响自己专注做事。
3、感觉和行动分离了;身体在做着事情,感觉却没在当下的事情上。“同床异梦,必是身心分离”
4、想做的事情太多;既要又要,在选择上就要浪费半天。
但是我们要知道,时间是固定且有限的,24小时过完一天就过去了;精力是有限且珍贵的,全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就没有精力去做正确且重要的事了。
-----------------------
你或许听过这个故事:
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说:挑水、砍柴、做饭。
小和尚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挑水、砍柴、做饭。
小和尚满脸疑惑的问:有什么不一样吗?
老和尚回答到:得道前,挑水时惦记着砍柴,砍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多是如此,“挑水时惦记着砍柴,砍柴时惦记着做”。
-----------------------
提升专注力的方法:
1. 冥想:不同于大师级,这里不需要很复杂,先每天5分钟,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有助于提升专注;
2. 身心合一,让感觉回归行动:跑步的时候就让感觉回归到感受身体的伸展上,吃饭时就让感觉回归到咀嚼和味蕾上。
3. 改变环境,打造一个好的环境;整理桌子,尽量整洁简单;关掉手机各种无关紧要的推送提醒,把手机放在远离自己且看不到的地方;与家人朋友沟通,告知某段时间内尽量不要打扰自己;
4. 利用番茄工作法;持续高强度做事不见得正确,能力会损耗严重。“专注做事+主动休息”更有效,适当的休息可有助于回升能量,保持持续专注,减少疲惫;
5.减少事项,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而且不要急于求成;
6. 找到事情的意义,清楚做这件事的好处,动力自然就有了,而非痛苦坚持;
2. 做什么样的事更能提升自己?
关于做事,我们会陷入两种困境:
第一种,总是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我们本能的更倾向于此,因为做自己熟悉的事,简单易上手,不费事,相当于做舒适区里的事情。
但带来的问题就是,这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事重复做再多遍,对于自己其实没太大意义。可能每天也很充实、忙碌,但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第二种,挑战高难度的事情;一心想成大事,但大事难度通常很高,很多东西自己都不懂,而且任务繁重,做着做着就会感觉自己实在难以坚持,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
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熟悉的事虽然做的得心应手,但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真正的帮助;困难的事情,自己又坚持不了。
-----------------------
那么,我们到底该做哪些事,才能更有效的帮助自己呢?
答案是:选择熟练和困难中间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有难度,但是自己努力跳一跳,还是能完成的。这类事情,最能有效帮助自身成长,而且还能坚持下来。
-----------------------
如图,成长就好比要“扩张地盘”,舒适区就你的地盘,如果你只知道整体缩在舒适区里享乐,你不会有任何成长,而且越来越迟钝,现在的社会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地盘不但不会扩张,可能还会逐步缩小;反之,如果你头脑发热,非要跑到困难区去“开疆扩土”,你又会发现简直困难重重,难以坚持。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选择去舒适区和困难区相交地方做事(红色区域),虽然有难度,但是能做到。当红色区域做熟了后,就会纳入我们自己的“地盘”了,成长也就此发生。当我们不断去做红色区域的事情,我们的地盘就会不断扩张。
-----------------------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件很大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必须需要解决。这时你可以做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大项目拆解成多个小项目,然后逐个完成小项目。就相当于你把一件困难区的事情,拆分成多件红色区的事情,这样事情的可行性和动力就得到了很大提升。
从现在起,多做舒适区边缘的事情吧!
3. 凡事先弄清楚了,别忙着行动
昨天看到刘润的文章《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会提问》,里面提到的一个内容很有感触,大意是:
一个领导者咨询如何提升团队的斗志?一番提问过后发现,之所以想要提升团队斗志是因为现在公司业绩差,领导就觉得是因为团队没有斗志导致的。
但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业绩差真的就是因为团队缺少斗志导致的吗?会不会是产品、渠道、营销的问题呢?
现今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到处找人咨询、买课学习,然后执行。一副积极学习、行动力超强的表现。
但是,很多人连问题的本身都没找对,甚至错误归因,然后就忙着到处找答案,一头扎进去,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去“解决”,那你说到底是在帮自己还是在害自己呢?
所以,相比于忙着找答案“解决问题”,还是先认真弄清问题出在哪更重要。
-----------------------
我们总是懒于思考,急于扎入具体的细节中,低效勤奋。但除了自嗨(你看我多忙多努力,看这么多书,学了这么多课程),但其实毫无改变和收获,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相比于着急行动,我们应该先多花点时间想清楚做一件事的目标和意义。哪怕是用90%的时间思考,10%的时间行动,也比无效忙碌要好。而且想清楚后,行动才会更清晰,也会有动力。
如果实在不知道要做什么,就看看最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痛点是什么,按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