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生活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因为我们不是被邀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是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生活本身没有啥意义,是我们给了它意义。我们自己决定什么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什么是我们特殊的目标和目的,从而为我们自己的存在选择了意义。”——埃利斯箴言
塞利格曼最开始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主要做法就是虐待狗,一些狗在多次被电击之后,就抑郁了。但也有一部分小狗,不管研究者如何电击多少次,始终兴冲冲打不倒,很讨厌,与假设不符。开始时,塞利格曼把它们作为极端值干掉了,不统计分析它还不行吗。后来他一琢磨,这不就是“草根逆袭”的证据吗?积极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积极心理学诞生还没有公认的标志,但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塞利格曼,之所以从习得性无助转向积极心理学,那个怎么电都不服输的小狗是缘起,他在著作《真实的幸福》中说的。
幸福六要素 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热忱,这杂七杂八的是些什么东西?塞利格曼在总结提升个体幸福感的要素时发现了这些品质,我估计也是被这些品质的分类搞得头疼了,最后把这些内容囫囵个儿打包,起了个名字,叫精神卓越。在塞利格曼的理论中,精神卓越是提升幸福感的第六种美德,包括上面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