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曲认知分类?

歪曲认知,也被称为认知歪曲,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评价自我和周围世界时出现的不合理、偏离现实的思维模式。这些认知歪曲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导致心理困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歪曲认知:


非黑即白思维


- 表现:以绝对化的、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事物,没有中间地带。例如,一次考试失败就认为自己完全是个失败者,或者将人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


- 影响:这种思维容易让人陷入极端情绪,一旦事情未达到完美标准,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自我否定。


过度概括


- 表现:根据一次或少数几次的经历,就对整体情况做出全面的结论。比如,一个人在一次社交活动中表现不佳,就认为自己在所有社交场合都会失败,永远不会有朋友。


- 影响:过度概括会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客观的评价,限制个人的发展和人际交往。


心理过滤


- 表现:只关注事物的消极方面,而忽略积极的部分。例如,在一份工作评价中,只看到领导指出的小错误,而完全忽视了领导对自己大部分工作的肯定和赞扬。


- 影响:长期的心理过滤会导致人们的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


否定正面思考


- 表现:拒绝承认积极的经历和成就,将其归结为外部因素或偶然事件。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认为只是运气好,而不认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 影响:这种认知方式会削弱个人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使人难以从成功中获得满足和动力。


妄下结论


- 表现: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对事情做出负面的判断。它又可分为两种形式:

读心术:主观臆断他人的想法和意图,并且通常认为是负面的。例如,看到同事在小声交谈,就认为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

先知错误:预测事情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坚信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比如,还没参加面试,就觉得自己肯定会失败。


- 影响:妄下结论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使人陷入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


夸大与缩小


- 表现:过度夸大事情的严重性或影响,或者缩小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例如,在犯了一个小错误后,认为这是一场灾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对于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却觉得微不足道。


- 影响:这种认知歪曲会导致情绪的大起大落,使人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产生不真实的认知。


情绪化推理


- 表现:根据自己的情绪感受来判断事情的真实性,而不是依据客观事实。比如,因为自己感到焦虑和不安,就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很危险。


- 影响:情绪化推理会使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受到情绪的左右,容易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应该”句式


- 表现:用“应该”“必须”等绝对化的词语来要求自己或他人。例如,认为自己应该时刻保持完美,不能有任何缺点;或者觉得别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 影响:“应该”句式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当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自责或愤怒等负面情绪。


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 表现: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或特点,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固定的、片面的标签。比如,因为自己一次的失误,就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或者因为他人的某一个行为,就给对方贴上“自私”“懒惰”等标签。


- 影响:贴标签会忽视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刻板印象,影响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联结。因为我们的大脑往往会在下意识之中,不知不觉地在一些想法、观点、行动和...
    淘宝店北椋茶业阅读 184评论 0 9
  • 自动思维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进而决定我们的行为。情绪和行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情绪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内心感受、身体反应起...
    砖家_2131阅读 178评论 0 12
  • 自动思维的背后是什么呢?它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进而决定我们的行为。情绪和行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各位知道什么叫情绪吗?...
    老姚讲故事阅读 121评论 0 1
  • 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认知方式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往往被称为认知歪曲,下面是二十种认知歪曲种类。 (1)理想化。根据自...
    蛋黄趴在云朵阅读 183评论 0 6
  • 【认知行为治疗简介】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件...
    兴时态_198812阅读 2,15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