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大家都不陌生吧?不陌生到每年中秋节都会想起他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直到今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我们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的美好祝愿。
中国人因为月亮与李白和苏轼两个大诗人结缘,因为他们和他们的诗歌,让我们这个国度变得“重情”。
我说不上来我究竟喜欢他们中的哪一个,这其实很难选,如果非要选,那就选东坡吧。
原因无他,因为我觉得李白是仙,苏轼是人。
李白漫游河山是为了有朝一日青云直上,变成大鹏一样翱翔九天。亦或许,乘风飞向月中琼楼,从此怀抱明月去了。
苏轼不会,他就像知心朋友,孤独了,他陪着你,告诉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会写诗,会画画,会做饭,还修得了苏堤……他可以陪你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人间美景,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
他从来都在你我身边,未曾离你我远去。他从来都是那么接地气,满满的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这个词原来和东坡八竿子打不着,他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在宋仁宗年间进士及第。不出意外,他的人生可能顺风顺水。
每个人在一开始,都认为自己的一辈子顺顺利利的。难道不是吗?
然而,乌台诗案让东坡从执笔写天下的书生,变成了肩扛锄头的农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苏东坡很喜欢陶渊明,这一次,他可以“体验”一把了。
黄州的东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从文人变成了农夫,变成了厨子。他走在田间山边,满满人间烟火气。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读来明白如话,读完了以后还可以教我们做菜,烟火味十足十有没有?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苏轼说自己一生的功业在贬谪之途中了。
那是因为,从此以后,苏轼不仅仅是苏轼而是苏东坡,东坡是苏轼给自己的雅号。这当然不是心血来潮,随意为之。黄州以后,东坡成了美食家,他接近了生活,东坡是苏轼美食的生长地,是美食的源泉。他从美食当中,从东坡肉当中,从东坡当中领悟了平淡的真谛。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做东坡肉不能心急,有一句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东坡慢慢悠悠地把锅洗干净,接着放一点水,点燃杂草和柴火,抑制火势。就这样小火慢炖,让它水到渠成地煮熟,一点都不心急。
这一点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因为我们太急了:我们刚出生,“你怎么还不会说话”?“怎么还不会数数”?长大毕业了“你怎么还没有找到工作?”“你怎么还没结婚?”周一时,问自己还没到周末吗?……
我们太急了,好像一辈子被我们压成十年,压成了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即使我们知道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们还是害怕错过了命运的列车。
这急功近利的背后,缺少了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
我们时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就是种树的过程,一棵树从树苗变成参天大树除了必须的养分,最重要的是沉淀。
人更需要沉淀,人生是马拉松,我们要耐着性子跑到终点。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现在猪肉肯定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欢迎,猪的浑身都是宝,而在宋代富人一般吃羊肉,羊肉炖鱼汤那叫一个鲜。
当时的人们没有发现猪肉这司空见惯的食物的价值。他们缺少了发现美味,创造美味的眼睛,当然,东坡先生除外。
现代的人们好像也是如此——做事情容易,精益求精地做件事反而觉得是浪费时间。精益求精的追求被急功近利冲淡了,自然更不愿意花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上。
殊不知,美就在平淡中,废旧的塑料瓶洗干净后,难道就不可以拿来插花吗?
这难道不是平淡生活中的美好吗?
东坡迎着清晨初升的太阳,吃着东坡肉,那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田埂上,他吃了两碗,吃完后,农夫又回到东坡上。
此时的苏轼或许并没有透过猪肉过多思考人生,但是他透过猪肉表达了一种心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将别人的议论挡在了美食之外。
此后的人生,苏轼还需要经历更大的风浪,但此时的他已然做到平淡生活之中——看轻外物。
这大概就是他平淡生活中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