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今天我们继续聊詹姆斯·克利尔的《掌控习惯》。
上期节目我们介绍了培养好习惯和戒除坏习惯的第一定律,今天我们来聊第二定律,还是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说起。
培养好习惯的第二定律是让它有吸引力。
我们很难养成一个新习惯,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它对我们的吸引力不够,那怎么办呢?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喜好绑定,就是你在做一件事的同时得以做另一件你喜爱的事,那么前者很可能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比如你渴望听听最新的名人八卦,但是你首先要努力保持身材。通过喜好绑定的方式,你只能在健身房里读八卦新闻或观看真人秀节目。也许你特别想做足疗,但是你首先需要处理完你的电子邮件。两全其美的方案就是你只有在处理过期的工作邮件时才做足疗。
还记得上期节目我们讲的习惯叠加吗?我们可以把习惯叠加和喜好绑定结合起来,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我们给的句式是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开始[我需要的习惯]。比如你特别想刷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但是你需要做更多的锻炼,那套用这个句式,你就可以这么做:在我掏出手机后,我要做十次立卧撑跳。
第二种方法我们给的句式是继[我需要的习惯]之后,我将开始[我想要的习惯]。还是刚才那个例子,用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在我做了十次立卧撑跳之后,我将能查看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最新动态。
当然其实还有第三种方法,只不过这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不多,但我还是说一下吧,这种方法的句式就是每当我开始[当前习惯]之时,也同时开始[我想要的习惯]。比如你特别想听有声书或者电台节目,但是又不得不做各种家务,那你就可以只在做家务的时候播放你想听的音频节目。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的,所以上期节目我们就说过我们一定要去设计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样,要想让新习惯更具吸引力,我们也可以这么做,方法就是加入一种文化。之所以要加入一种文化,也是为了让自己处在正向反馈的环境中,这样的话就会让那个好习惯对自己更有吸引力。当然我们要注意,要成功加入一种文化,得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你喜好的行为是正常行为;
第二,你已经和这个群体有一些共同之处。
比如说,读书是正常行为,并且你也有意愿培养这个习惯,同时你通过我们之前介绍的方法,已经开始读书,成为读者了,那么你加入书友会,你的身份就会与周围的人建立了关联,成长和改变不再是个体的追求。没有什么比群体归属感更能维持一个人做事的动力了。它将个体的追求转变成了群体的追求。集体身份开始强化你的个人身份,这就是为什么在达成目标后还要保持团队一员身份对保持你的习惯至关重要。友情和社区赋予人特定的身份并帮助一种行为长期持续。
与此相对,如果我们要戒除坏习惯,那我们的第二定律就变成了让它缺乏吸引力。
作者举了个例子,他说之前他去土耳其旅游的时候,和导游迈克的几个朋友在一块儿吃饭,他就发现,自己竟然是在场唯一一个在人生某个阶段没有每天至少抽一包烟的人。他就问其中一个土耳其人他是怎么开始的。这个人就说:“朋友,总是从你的朋友开始。一个朋友抽烟,然后你就跟着开始抽。”
但很神奇的是,这些人中已经有一半的人戒了烟,怎么戒的?导游迈克说自己是因为读了《艾伦·卡尔的简易戒烟法》这本书才改掉了这个习惯。作者就很好奇啊,就专门去看了这本书。他发现,书里面把每一条与吸烟相关的提示,都赋予了新的含义。
书里是这么说的:
➢你认为你正在戒除某种东西,但其实你并没有戒除任何东西,因为香烟对你没有丝毫影响。
➢你认为吸烟是社交需要做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完全不用抽烟就可以与人交往。
➢你认为吸烟是为了缓解压力,其实并没有。吸烟并不能缓解你的神经紧张,它会破坏你的神经系统。
对,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吸烟是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它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第二定律,逐步地让吸烟这个习惯对你缺乏吸引力。
我们之所以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的潜在动机,但我们必须清楚,有些习惯其实并不是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吸烟。有的人吸烟是为了缓解焦虑情绪,但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吸烟这样一个对身体健康有害的方法呢?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像那本书一样,重新梳理思路,罗列出戒除坏习惯所带来的益处,逐步让那个坏习惯对我们缺乏吸引力。
好,培养好习惯和戒除坏习惯的第二定律我们就聊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会给你介绍第三定律,下期见!
本期书单:
《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