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学习会场——雍村饭店的对面,便有一所学校——西安市第26中学!趁着开课前的机会,我也曾两次到校门口散步,透着校园四周的栅栏,看络绎不绝的学生来来往往,观围墙上的校园文化与教师风采,其中更是不乏专家型的教师,给我们上课的杨筱冰更是排在了首位!
杨筱冰老师以“何为名师”“何为专业发展”为切入点,成功引发了大家对名师专业引领和专业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她指出,名师之名,名在人格高尚。一位名师,定是拥有高尚师德的,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名师之名,名在终身学习。现代课堂不断向社会延伸,向智慧教育发展,教师不学习就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名师之名,名在追求素养,要善于在个人学科素养、专业素养、个人素养方面持续提升;名师之名,名在勇于创新,要敢于改变传统的育人方式,依据《课程标准》、新教材进行适时创新,而不是随心所欲;名师之名,名在科研出色,教师要善于把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紧接着,她带领我们回顾梳理于漪、窦桂梅、李吉林、冯恩洪、林乐珍五位教育名师成长之路,让我们在榜样身上感受榜样力量,归纳名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普遍规律,启迪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充分发展潜力,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追求卓越、行稳致远!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每节课都坚持写逐字稿,写下规范化的书面语言避免自己不规范的语言,然后再转化自己通俗易懂的口语,传递给学生!她还坚持把没节课都当成艺术品来进行思考,她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窦桂梅校长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却始终坚持奋斗在课堂中,她提出“好教师,好教育从课堂中而来!”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林乐珍老师,29年发表了100篇文章,这期间是怎样的努力与坚持!这些鲜活的例子,生动的画面,触人心弦,让人感动不已!
她自己又何尝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呢?看看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一个个无数一线教师无法触及的成就!
杨筱冰,西安市第26中学英语教研组长,从事教学41年。首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巾帼立功标兵,教育部2018师德培训专家,国培专家。陕西省委、省委组织部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导师,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波特兰市西林恩学区教师培训中心导师。课堂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威望。
这么一位已年过六旬的老人,别人早已退休居家,而她却依然精神矍铄、风采奕奕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三个小时的讲座,中途没有休息,没有坐下一次!这样的生命状态令人赞叹、向往!
我不由地在思考自己的六十岁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