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阳明心学,读原文感觉难理解,只好网上搜索“译文”辅助理解。这就使我感到迷惑,读秦汉之前的经典,比如《道德经》、《论语》等视乎更易于理解。为什么呢?我一直疑惑!
网搜发现,有人也疑惑提问:宋元明清时老百姓说话和今天差不多吧,为什么留下来的书总那么难懂?
最佳答案精选: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我也有此感觉:简洁,比如5000字的《道德经》,特别明显,可以说无一字是多余的。
所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和用“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总结一下:就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口头语比较直接,而书面语加了修饰,所以有个词叫做“繁文缛节”,再加上文人的咬文爵字,读起来就不如前秦的那么直接了当。大概了解了一些。
还有解答:
明清时代的文章之所以比先秦时代的文章更难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语言演变。
先秦时期的文言文更接近当时的口语,而明清时期的文言文则更多地是书面语,与口语有所分离。
二、文体变化。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某些文人为了显示学问,故意使用生僻字词,使得文章显得晦涩难懂。
三、文学风格。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文学性文章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虽然文学价值高,但语言通俗,与政论性文章相比,阅读难度较低。
四、阅读习惯。
先秦时期的文章,如《论语》等,文字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阅读。而明清时期的文章,如八股文,则更加复杂,有很强的阅读壁垒。
这个词好:阅读壁垒,所以难读!
五、文化背景。
明清时期的文章,尤其是八股文,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其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严格规定,使得阅读难度增加。
六、个人兴趣。
阅读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如《鬼谷子》中讲述说话原则的“权篇”,可以降低阅读难度。
七、现代解读。
现代人可以通过译文和注释来辅助理解明清时期的文章,但这也需要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积累。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文章之所以比先秦时代的文章更难读,是因为它们在语言、文体、文学风格、阅读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阅读难度增加。
以上讲的算是系统地分析了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