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考虑到晚上会有亲戚互相串门聊天,和孩子约好吃完年夜饭出去玩一圈回来就快快打卡结束,这样整个晚上随便祂怎么玩了。孩子今年明显大了很多,对时间的概念也清晰了很多,我一说祂就懂了。感觉祂对时间的把控越来越有自己的意识了。
下午2点多年夜饭吃过后,带着祂去镇子上买祂心心念念想要的“小蝌蚪”炮仗,竟然还没有,只好挑了两捆冷烟火作为替补,临了要从小超市出来了,祂突然很认真的问我,你没有想要买的吗?不是昨天晚上说好了,你想要什么我就买什么补偿给你的吗?顿时听了好暖心啊!呆头鹅的爸爸都不如我家的这个小棉袄!我告诉祂,镇子上的小超市东西太少了,没有我想要的,等过两天到市里去,再买一个吧!结果祂还因为今天没有给我买成东西表示不高兴呢!
回家后的每天读书打卡也是快快的完成了,真心觉得一个习惯的养成最难的部分不是学习内容的升级,而仅仅只是开始的时候的坚持,一旦坚持变成了习惯,以后的路其实是越走越快,越行越稳的。
孩子最近的读书非常稳健且扎实的一步一步的在往前迈进。虽然速度上真心不算快,跟我身边一些鸡血妈妈们给孩子安排的量相比,我家每天进行的内容也只能算是人家娃的饭前开胃菜。但是,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在我和我老公的工作都是忙到完全顾不了家,每晚凌晨三四点才能睡觉,早上九点又开始上班工作,整整一个下半年都是这样忙碌的节奏下,我和孩子的爸爸仍然坚持着每天晚上在孩子学习的时间,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至少有一个人必须在家陪孩子读书学习玩乐,保证着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落下孩子的学习,落下作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联系,就算在忙,那也待孩子睡觉后,再加班工作。这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所道,也不是外人能够理解的。
但是,回头看看,还不错,竟然也熬过来了。即使孩子每天的进步都是小小的一点,但是只有我和祂爸爸心里明白,这每天一小小点的进步,我们是得来的多么不容易。
在放寒假的这段期间里,我把我自己的妈妈也拉进了这场坚持着的践行,我写下详细的践行表格,让妈妈代为监督,督促孩子每天完成必须的打卡任务,孩子每天通过微信把当天读书的内容语音发给我听,遇到了不会的,也通过语音向我求助。有了我的妈妈作为我坚强的后盾,甚至在年前大雪封路的那些日子里,因为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不因下雪路上浪费时间,我俩要考虑到第二天上班离单位近于是就近住,我,我老公,还有孩子是分居三地的,我们把孩子完全丢给了我的爸妈,每天通过微信,牛听听等工具完成打卡,然后我再想办法翻录到打卡软件里,保证帮孩子完成每天的小打卡程序的打卡。或许这样的行为有些傻,但是我不在意这样的傻,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非常在意打卡的完整性。
曾经一次的读诗打卡,因为我的大意,忘了帮祂翻录到小打卡的程序里记录,孩子在后来的每一天打卡都要翻开看之前的打卡日历,看着漏掉的那一天,祂都是深深的遗憾,虽然我一再的向她表示抱歉,但是祂还是说心里好难受,明明那天祂有读书打卡的,只是妈妈给忘了。
所以,从那以后到现在的每一天的每一个打卡我都不会忘记,因为我总会想起孩子那双无辜又委屈的眼睛。我不能陪伴孩子每一个夜晚的学习娱乐亲子时光已经是我心里的那个深深扎进去却拔不出来的刺了,坚持每天花几分钟帮祂打卡,是我仅仅唯一能为祂做的事情,我没有不坚持下去的理由,同时也有足够的动力在坚持着。
很多加好友的妈妈都在感慨我的坚持是如何做到的,说论打卡只服我。其实只是不知道我这中间太多的无奈了。
晚上八九点钟还在单位加班,只能手机上插个耳机,边工作,边听孩子今天发给自己的打卡语音条,这是什么滋味呢?发现问题还要及时的通过语音告诉孩子该怎么纠正。
所以,后来我发现孩子读书的语速有时候太快了,孩子却无奈的告诉我,因为语音条一条只有60秒啊!我的孩子早早的知道了并且真正理解了一分钟是60秒,是因为语音条一条只有60秒,祂必须在60秒内完成一本英语书的朗读。我也很无语,只好安慰祂,没关系的,慢慢来吧,只要每天认真完成了朗读,超过60秒也没有关系的。我们不是为了那60秒在读书,我们是为了自己学习一天天的进步在读书。
然后孩子自己又动脑筋,遇到估计60秒读不完的书,祂自己提前拆好段落,分两条语音条读给我听,两条语音条中间,还夹着另一个语音条,是祂告诉我“妈妈,今天这本书太长了,我一个60秒读不完了,所以我特意停下来的,再换一个语音条读给你听,不是不会读停下来想的哦!下面我读下面的给你听。”听到稚嫩的声音说出这一翻话,当时的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哎~,除了深深的叹息也只有更多的无奈。
以前有句话叫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套在我家就是“妈妈不在家的孩子早早学会自己打卡”。当被人羡慕说我家的真厉害会自己打卡的时候,我真心不想要这份羡慕,我只想能够静静的陪在孩子身边,给祂读书。
过年这几天是唯一能好好陪祂的日子,因为难得所以更加珍惜。
写一份郁闷已久的心情寄于文字间,收拾好旧年的糟心,希望新的一年能多一些时间陪着孩子,看着祂长大,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