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的内容主要概括为三条主线:数据分析过程,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的随机性
①数据分析过程。第一阶段提出经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第二阶段要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②数据分析方法,小学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试验、测量、查阅资料,第一学段提出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第二学段提出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③数据的随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件,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概率在第二学段安排了概率的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称其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实力,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统计和概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统计与概率都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统计侧重于从数据来刻画,随机概率侧重于建立理论模型来刻画随机,同时概率为同统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统计--数据
数据分不同类型
①点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
②间断数据和连续数据
③称名数据,等级数据,等差数据
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意识
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一课值得实践。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来比赛,拍球看哪个小组获胜?这自然引发学生收集数据的需要,学生自觉将两个小组,每个拍球数记录下来,这一过程就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收集数据的过程,紧接着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再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习惯性的比每个小组拍的总数,但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小组的人数,不同无法比总数,进而激发学生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平均数自然引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适当渗透数据之间的差异
到底什么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什么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一般是间隔数据,而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都是连续数据。但在教学时不必提出有关数据的名词,渗透数据区别和联系只是作为教学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