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多,手机响了,今天的铃声响的比我的闹铃还早。看了一下手机,来电号码没有存备注名称。心想,陌生号码,有什么事情吗,但是归属地确是本地(厦门),应该有急事找我吧,接起来。很客气的说你好。他说,你没存我号码呀。哦,我想起来了,我前几天刚换手机,号码忘记导入了。
电话里的朋友告诉我,他爸爸在医院抢救。原因是心脏停止。
打电话给我的原因是医生告诉他,要上ECMO,这就是体外循环系统叶克膜,可以代替心肺。问我知道这个设备吗?嗯,我知道的,叶克膜的用途曾经在网络和书本读到过。他打电话给我犹豫的原因是开机就要五万,之后每天一万,这个只是叶克膜的成本哦,住院费,用药,物料费用另算。这个费用远远超过了他的能力支出了。所以他抉择,他犹豫,他无助,他不知道怎么办,打通了我的电话。或许是才是那个他无助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那个朋友了。我听他说完这一切的经济能力和事情。我作为朋友,怎么能决定他父亲的生死呢。但是,我话里行间感觉到他想放弃,找我也许是因为需要安慰而已。我跟他说:“你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了。”他找我其实只是找个支持他想法的人而已。
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前几天他父亲就已经有心脏不适,然后到当地的市区去就医,他老家和我住的城市不是同一个,是隔壁而已。四五线城市吧,医疗水平应该比较一般。昨晚还在开心的今天就要办理出院了,开开心心的拿了个面包和牛奶,吃了起来。之后的画面就是定格的了,面包还在嘴里,手里的另一小块面包滑落了,手指收紧变硬,眼睛模糊,脸色变黑。显然已经是要进入断气的样子,隔壁床铺的和我朋友的舅舅赶紧大叫医生护士,紧急救护,就此发生了。
在我安慰他万之后,挂掉电话,我就出了门,开车一个多小时,到了医院楼下,给他打电话,他知道后非常惊讶,没想到我会来陪他。问的楼号和楼层之后,我在医院找不到停车位,爆满。我开到医院后面的一个停车场了,停好车,走过去找他……
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口,我与医生做了一些交流,询问了一些问题。他的妈妈也在听,他妈妈内心已有的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不上叶克膜。后来来了个某众筹平台的业务员,然后是一顿的解说,我朋友同意了做众筹资料。然后我随便问了一下,平台收费吗,他随口回答一句,有的,需要收服务费。然后我就陪他妈妈聊聊天,过了会儿,我的朋友想法就大变了,认为必须上叶克膜,我猜测,应该是众筹的业务告诉他能筹到很多钱,有不上自己的钱,也许是这样的想法,让他改变了想法。他说,要尝试最好的方法,他妈妈不同意,说钱可以自己花,没必要众筹,家里紧紧凑一下应该是够几十万的。争执之下,我只能劝劝他妈妈,年轻人不想留下遗憾,你就让年轻人去做吧。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让他决定吧,也许像医生说的十分之一的概率,那十分之一的一有可能奇迹就让我们是那个一。
我和医生交流的总结我会在文章最后附上,但是我似乎体会到了一些什么,但是似乎又说不明白的。我感觉到我朋友在众筹的说服下,好像认为,反正大家网上给捐的钱,随便花,无所谓。因为中间我提醒了,叶克膜只是延长一些,不上治疗效果。如果不用叶克膜,需要花的钱根据他家经济能力完全够呀。把爱心人士捐的钱留给更多真正需要的人,或者说说那些压根就很好治愈又经济困难的人身上。我看出一点人性的东西,也看明白了就想纳税人的钱,很多人说不会省着花的。我猜测,众筹平台和医院之间也有一些利益关系,业务员直接在icu门口进行宣讲,同时医生也极力推荐上叶克膜,说上给病人一个机会。
我已经把我询问医生的重点问题问了一些,他们也在听,随后我因为有其他事情,就走了。决定权留给他们吧,我只是个外人。我记得我是上午八点多到的医院,上午十点半离开的医院。
下午五点时候,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听我的阻止没错,他没上叶克膜,现在病情好转了一些。我打住他,我只是分析和询问一下情况,在你极力要上的时候,我还帮忙说你你妈妈,我是支持你的决定的,不管上不上,我都支持你,不是我阻止哦。后来得知,说测了血液常规,数据好转了些,体温恢复正常了,但是人没醒来,在他旁边说话,看到他嘴唇抖动,应该是有知觉了。
总结:
一、询问医生:
1、确认心脏是否老化,或者病变。依次判断,叶克膜只是暂时缓解,延长生命迹象而已。
2、10人,几个人成功。医生回答是十个有一个或者不足一个。
3、叶克膜介入,是否能清醒。清醒后是否能家属陪伴。医生回复,有可能脑细胞缺氧死亡不可逆,无法清醒,家属陪伴流程可通融。
4、清晰判断叶克膜介入是治疗成功还是只是暂时延长。不介入叶克膜不代表放弃,要一直保守方式心脏复苏。不放弃。
二、得出结论:
1、心脏老化,叶克膜只是暂时维持生命,无法治疗。
2、叶克膜的选择之后,还有后面的拔管选择,更痛苦。
3、10个人不到一人成功,叶克膜只是代替心脏而已。
4、选择叶克膜只是花钱一万块买一天的陪伴时间,前提是人要能清醒才有意义。
5、前一天身体是好的,证明心脏是能维持基本的体能状态,因此,体质是可以的,心脏是不会太差。动用叶克膜开刀插管会导致身体衰弱,危险更大。
6、采用保守疗法,必要时心脏复苏延续生命,让身体各机能进一步恢复。
三、医生误导
1、医生说如果心脏再次停止,是否抢救。医生已经自我放弃了,这违背医生紧急救治原则。
2、医生说不用叶克膜撑不过今天,误导家属,紧急采用其他办法。
3、医生主动引导客户,上叶克膜是个机会,不上就是放弃。
四、最后思考
1、医生导入叶克膜,增加收益。
2、医生运用失去家属的言辞感性的催促家属决定上叶克膜。
3、某众筹平台在旁边介入,钱最后扣除平台服务费还是要进入医院口袋。
4、一切物品清单icu说的算,一切的消费,没得选择。
5、韭菜永远不知道自己是韭菜。
6、镰刀很锋利,环环相扣,韭菜不够用。